2009-01-14

澎湖。賭


當年高中英文課本裡教的澎湖,不是Penghu,而是葡萄牙古地圖上所寫的Pescadores,「漁民之島」。這幾年隨著國內旅遊潮的興起,一般人都知道澎湖除了漁民,還有玄武岩、石滬、天人菊、和星砂,更有仙人掌冰、風帆跟許多特色民宿。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澎湖的冬天是什麼模樣。

還記得幾年前為了採訪吉貝bot,第一次冬天來到澎湖,當天台北已經很冷了,馬公卻更冷,一層充滿鹹味的霧氣籠罩著整個島嶼,強勁的海風不漸歇的吹,讓人連機車都騎不穩(當年很呆,為了幫公司省錢,租機車而不是汽車)。在市場吃了一碗土魠魚羹暖身後,接著就騎到北海遊客中心等船,由於不是觀光季,所有的快艇公司都處於歇業狀態,剩下一天只有幾班的交通船。交通船的噸位已經比觀光快艇大了,即便如此,在強勁的風浪中,仍然是上下劇烈的擺動,很不舒服。

冬天的吉貝嶼,一個觀光客也沒有。這次主要的訪問對象是當地的水上活動業者,以及社區文化團體。我也是因為這次訪問,才知道漁民之島的另一面。

原來澎湖自古就只有半年可以捕魚,當北風吹起後,漁民有兩個選擇。一則是遠赴高屏地區打零工,因此形成半年打魚半年做工的生活方式(這也是為什麼高雄地方政治有一批很強勢的「澎湖幫」)。另外一個選擇,則是待在家裡,這時最普遍的休閒活動,就是賭博。當時就有個居民無奈的跟我說「好賭是澎湖人的天性,因為我們都是漁民家庭長大的,從小就看著爸爸跟老天爺對賭,長大了換我們賭。」

扯遠了,會想到那次經驗,是因為看到爭議逾十年的博奕條款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接下來的賭注,不再只是漁民間的鈔票,而是澎湖群島的未來...

對於要在澎湖開設賭場,我的心情其實很矛盾。在地理氣候等先天條件的限制下,我能理解澎湖人怕窮,想要靠爭取賭場跟老天爺一搏的心情。但是另一方面,我又無法說服自己相信「賭博」真的能給澎湖人帶來什麼樣的經濟前景。

在起先幾年,博奕特區的興建工程或許能產生一些勞工的工作機會,但是完工後呢?這些「國際飯店」會選擇薪資低又好訓練的大學生,還是當地勞工和漁民來作服務生呢?

除此之外,冷冽又潮濕的北風,依舊限制了船隻和班機的頻率。即使真的有大量的觀光賭客來到澎湖,他們所追求的是賭博的快感,和五星級的SPA和雞尾酒。就算他們想品嚐當地名產--絲瓜米粉或土魠魚羹,他們一樣不會冒著冷風走進窄小的市場,而會選擇在舒適溫暖的飯店裡享用(相信我,飯店裡一定會有賣這些「地方小吃」)

澎湖人得到了什麼?

了不起幾千多名年輕人可以在飯店裡端盤子、洗棉被。但是他們在馬公街上賣魚乾和紀念品的父母親,卻因為飯店的吸金效應而門可羅雀?天下雜誌在今年七月的報導中,採訪了澳門立法會議員區錦新,提到澳門的經驗:五年前澳門開放賭牌,造成了前所未見的資源、資金、消費和人才壟斷的後遺症。政府資源、企業資本、民間消費和本地人才,一面倒地流向賭場,導致百業蕭條,賭場獨霸。因為賭場複合式的經營模式,吞噬了觀光客絕大部份的消費,使得澳門三成店面倒閉,街上興旺的唯有當鋪和色情行業

法案剛通過那天,報紙跟電視台都訪問了一些澎湖的民眾,一種普遍的看法是「賭場可以蓋啦,只要治安跟環境有做好配套,不要惡化就好。」可惜的是,因為離島本身的地理氣候條件,光是用水跟廢水就是個大問題了,更不用說還有治安人力等種種。

根據水利署統計,台灣平均每人每日用水284公升,假設真如經建會主委陳添枝所述,只發放一到兩間執照,以一間一千五百人來算,兩間就有三千人,平均每天要多出85.2萬公升的用水量。澎湖缺水(降雨量少,沒有高山,地下水層淺),平均每度用水,政府(納稅錢)要補貼50元左右,計算機按一按,也就是說,一年政府光是補貼這「兩間」飯店的房客用水,就高達一千六百多萬元(不包含餐飲、洗滌、游泳池等)。加上污水處理、廢棄物運輸、維護治安等成本,實際上形同全民繳稅補貼賭客享樂。回顧美國經驗也是如此,伊利諾大學商學教授John Kindt研究指出,每增加一美元的賭博業稅收,實際上納稅人要花費三美元。觀光賭場裡,贏的永遠是莊家。

當全球經濟緊縮,鄰近的澳門、新加坡賭場都在衰退,我們卻期望靠賭博刺激地方發展,讓經濟翻身?

4 意見:

微微風 提到...

分析得真是精闢啊!

我們的政府總是製造著許多的荒謬,眼見景氣之差,深不見底,週遭裁員的消息不斷地、不斷地傳來,在這樣的局勢下,說不焦慌是騙人的...

可是,我們的政府還在帶頭倡導多多消費...就快沒工作了還消費...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蓋了賭場後的澎湖會怎樣?我也很擔心...之前曾聽朋友說過一部片子『從這島到那島』講的是政府撤小學,導致澎湖很多離島的小孩必須大老遠的搭船趕去別的離島上課...

澎湖的問題真的太多了,蓋了賭場真的會好嗎?我個人的想法真的也跟你一樣,是悲觀的。

小雨蛙 提到...

消費是經濟的動力沒錯啦,但是真正讓人民停止消費的原因,多不是「現在沒錢」,而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人們寧願多儲蓄以備未來之需。無奈的是,當今政府除了發發消費卷、補貼建商跟搞賭場之外,幾乎完全沒有拿出任何可以讓人民放心的長期經濟政策。

匿名 提到...

很慶幸,自己有好多次機會踏上澎湖這美麗的地方,走過大大小小的島嶼。也和微微風口中『從這島到那島』的孩子聊過天,走過只有老人和孩子的漁村,少了政客們的包裝,多了親切自然的人情味,那一片美好的海洋,不希望有太多人工BOT而消失不見,希望保持原本的自然美好,但難...我堅信賭場非唯一的選擇。

小雨蛙 提到...

to mathildalee:
是阿,相信到過澎湖的人,以及住在澎湖的多數人,都不會希望過渡開發破壞那裡的自然環境與文化(指生活方式)。

但是台灣的地方政治就是這樣,有辦法從開發中獲利的團體總是有辦法動員大量的政治遊說和投票部隊,而反對開發的一方(可能是多數),則因為不想「擋人財路」,怕傷了左鄰右舍的和氣,而選擇沈默。從蘇花高、到澎湖賭場,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