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1
環境問題=社會問題
老闆對我說:「環境報導應該是指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一定要是環境議題,放輕鬆,視野會更開闊。」
>_<
媒體的社會責任不就是要inform & educate嗎?
光是報導美好生活,對問題癥結視而不見,社會就會變好嗎?
有些人覺得我很偏激、固執,好吧,其實有一點!
但是這種執著(固執)不是什麼「環境永遠不可動搖!」的基本教義,而是對社會不公的憤怒。
社會科學訓練提醒我要看到問題的結構面,和相對性。
一間工廠在農地邊排放廢水,導致作物受到污染,譴責他?只要把工廠關掉,問題就解決了嗎?
當然不是。
我們應該要先去瞭解排放的廢水為什麼會有污染物?有辦法避免嗎?然後他為什麼要直接排到農地而不做污水處理,是故意的嗎?還是不知道怎麼處理?或是處理成本太高?最後再來想,那要怎麼解決呢?
農地上建工廠的問題,可以追溯到國民黨來台後的政策,為了拼出口,家庭即工廠。這套政策創造了台灣的彈性競爭力(工廠設置成本低,做不好就搬家或關廠),也埋下了今天的問題根源。灌排共用水圳,使得工廠排放的廢水變成農田灌溉水,進而污染農地。(有趣的是,很多工廠流放水都符合「排放標準」,但是卻不符合「灌溉標準」,所以工廠並沒有違法喔)
工廠使用的化學物質有毒,是小工廠能夠控制的嗎?生產化學大公司多以「商業機密」為由,不願意透露成分,說實話,在工廠使用這些瓶瓶罐罐的工人也不確定裡面有什麼。
那為什麼不設污水處理設備呢?拜託,每間工廠都知道,工廠登記時就一定要有污水處理設備,但是合法登記的下場,卻是稽查人員天天上門,一旦違規就開上萬元的罰單。而鄰居的非法工廠,因為根本沒有紀錄,不但不用付出額外的污水處理成本,更不會整天被稽查大隊開單。這種情況下,誰要合法登記阿!
簡單的排放跟污染事件,背後其實是歷史、社會結構,資訊不對等,以及政府執行稽查的問題。如果我們只看表面現象,今天妳拆了這間工廠,明天他還是會搬到另一個地方繼續做同樣的事,因為背後的結構問題沒有解決。
我相信所有的環境問題,其實都有些成分是社會問題。
找出問題的癥結,透過民眾教育或媒體壓力試圖改善他,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但是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嘗試,這是我對環境報導的期許。
(否則一直用「不要砍樹,它是有生命的」或「今天不做環保,明天滅亡的就是人類」這類環境至上的訴求,連我都不會被說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