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02

總統,妳願意回答我的問題嗎?


CNN和Youtube在今年五月發起了一項創舉,公開徵求民眾將妳想問總統候選人的問題拍成影片,上傳到Youtube。從七月底開始,候選人將在CNN舉辦的電視辯論會上回應這些問題。

活動網址在這裡:點我點我

今天下午看到這個網站就讓我欲罷不能,一個接著一個點閱。

過去我幾乎不看電視辯論會,太假了嘛!。主持人跟候選人都很有共識的,不問尖銳、會讓候選人難堪的問題,甚至有點像主持人拋繡球給候選人接,辯論會上除了候選人各自發表政見之外,就是彼此之間的人身攻擊。

念新聞的都曾讀過電視辯論對甘迺迪v.s尼克森選舉的影響,年輕帥氣的甘迺迪在電視上談笑風生,老邁的尼克森雖然政治經驗較豐富,對於電視這項新媒介卻完全不熟悉,緊張時甚至掏出手帕擦拭汗水。這些畫面看在選民眼中,高下立判,畢竟,現在影響選民判斷的不只是候選人的演講內容,還有他的應變能力、以及「看起來順不順眼。」

這次CNN和Youtube的嘗試,中我們看見了兩個現象。

首先,web2.0的時代來臨了,但這並不代表大眾媒體時代的終止,相反的,新媒體和舊媒體合作創造出完全有別於以往經驗,一種觀眾參與式的經驗。

第二,這種結合方式又將民主選舉帶進另一個階段。
選民不再是坐在電視機前面,聽著主持人問些與民眾生活不相關的問題,還有候選人的制式回答。

這次,選民提出問題,選民票選問題(其實是「網民」投票XD),候選人無法再規避如伊拉克撤軍、美墨邊境管理、同性婚姻、槍枝管制等敏感問題。

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小短片,候選人必須「面對」題問者的人種、性別、社經背景(多可從影片背景看出端倪)小心回答,稍有閃失,這些畫面一定會被眼尖的網友節錄下來,大肆流傳。選民在網路上發問,候選人在大眾媒體上回答,而網路又會放大他們在大眾媒體上的某些表現,甚至讓那一刻的表現延燒更長久。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不過是把甘迺迪v.s尼克森的案例更堆進一步,讓「媒體寵兒」更有優勢。畢竟真正有能力的人在螢幕上不一定比較帥,真正有想法的人,反應不一定比較快。

但我比較樂觀的看待這種發展,畢竟總統本來就是要服應人民需求的角色。今天我們的候選人「看」不見民生問題,「聽」不到民眾的聲音,連難得的辯論會上都碰不到「民生議題」,怎麼可能期望他們會做出對人民好的決策呢?

p.s 假如台灣也能仿效這種作法,相信就能逼候選人們為能源政策、樂生療養院、蘇花高、水資源管理等議題表態了。
------
目前就這些些想法,有空去看看那些影片,很精彩,看完後歡迎交流意見。
-----
這裡有一段CNN辯論會上的應對剪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