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喜歡唱衰政府,畢竟經濟風暴中受苦的還是老百姓,但是發消費券前就有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不會有什麼效果。結果政府還是一意孤行的舉債發放,媒體也隨之起舞,彷彿靠這些大富翁貨幣就可以救經濟。(最近則是轉報大陸觀光團救台灣?誰能告訴我一天四千人是否違反規定?)
數字會說話,不知道政府要怎麼解釋消費券的效果?
-----
前二月零售負成長 十年首見
【經濟日報╱記者林淑媛/台北報導】2009.03.24
經濟部昨(23)日公布今年2月零售業營業額衰退9.55%,累計1至2月衰退幅度達4.65%,是十年來首度負成長。
政府1月發消費券,有316億元用於零售業消費,從數字看來,消費券發揮的替代效果高於乘數效果,經濟部估3月零售業營業額仍將是衰退走勢。
經濟部將於4月中旬公布消費券效益評估結果,不過,依據1、2月零售業營業額狀況評估,民眾拿到消費券只是用來購買必需品,並沒有額外添購,也沒有另外再從口袋掏錢加碼消費。
花在零售業消費的316億元消費券中,有高達236億元花在屬於日用品類的綜合商品零售業部份,包括超級市場、零售式量販店等,占收到360億元消費券使用比重高達66%。但綜合商品扣除春節因素的1至2月平均增幅只有2.49%,創下十年來次低紀錄,顯示消費券的替代效果大於乘數效果。
根據經濟部最新公布的統計,今年2月零售業營業額為2,426億元,比上年同月減少9.55%,已經是連續九個月呈現負成長,其中燃料業因今年油價比去年同期下跌,比較基期高,導致減少19.80%。累計今年1至2月零售業衰退4.65%,是89年來同期首度出現負成長,顯示金融風暴對民間消費的殺傷力仍相當驚人。
此外,在綜合商品零售業部份,經濟部指出,2月營業額較去年同月大減15.37%,累計1至2月則微幅增加2.49%,是近十年來次低,顯示雖然1月春節期間有消費券加持,但民眾大多把消費券用在日常必需品以及3C產品購買上,並未從口袋中另外掏出錢消費。
經濟部說,2月百貨公司(含購物中心)營業額186億元,比上年同月減少14.68%,累計1至2月營業額比上年同期增加4.49%;超級市場的2月營業額為80億元,比上年同月減少11.63%,累計1至2月營業額增加6.96%,而連鎖式便利商店1至2月平均衰退幅度達1.87%。
2009-03-24
消費券的效果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