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7

兩則不負責任亂亂心得

其實我真的曾經想過以記者作為志業
後來才發現,那需要過人的忍耐力和毅力,要不然就是驚人的遲鈍和虛榮,才有辦法在台灣的媒體環境中做下去。

看到電視上,杜正勝睡覺是新聞、挖鼻孔是新聞、嗆記者是新聞、連不講話、不打瞌睡、不挖鼻孔也是新聞,令人感到噁心。(還有一天是攝影記者堵住杜正勝,他的隨護輕輕的推了記者一把,現場記者立刻高喊「怎麼可以推記者呢!」當天晚上的新聞,就是記者採訪記者,明明只有擦傷,也做成一則新聞。天阿~記者好偉大,被輕輕推一下就是全國新聞,那麼那些被警察打、被拖走、被抬離家園的人怎麼都不報導?)

另外,周富美遭到環保署和自由時報內外夾擊,落到離職的結果,更讓人心寒。顯然台灣所謂「知的權利」,始終是政府和媒體公司的「共識」,而不是落實在記者或人民手上的權利。

====
Radiohead的pay what you want策略,引發新媒體研究、經濟學、產業界的大量討論。這樣的模式代表著什麼意義?可能大規模推行嗎?將會帶來什麼影響?

目前也沒有人說得清楚,只不過,從一些習慣免費下載的族群,竟然願意掏腰包買這張專輯,倒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消費者不是不願意花錢「買」mp3,而是不願意花那麼多錢買包裝、買行銷、養一堆只會揮動智慧財產權砍消費者,另一方面又剝削創作者的音樂公司。

如果這套模式成功了,可能的原因大概是差別定價奏效,以及,讓消費者的付出直接回饋到創作者的精神。

p.s看到哈佛經濟學教授Greg Mankiw在他的部落格開頭就講「經濟學家對於『給小費』沒有一套好的解釋」,結尾又再次表示「既然經濟學沒辦法解釋,我也不能說這套模式是否會成功。」我還蠻感動的。
當初會對經濟學開始產生懷疑的關鍵之一就是,許多經濟學家都太自大了,認為經濟學無所不能,即使一些明顯無法解釋的現象,也想用模型硬凹。Greg Mankiw這樣一位知名的經濟學家,仍願意誠實面對經濟學的限制和眾多假設,真的很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