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喜歡樂生院的這兩棵樹。
幾年前興建迴龍醫院時挖掉了半個山坡,如今他們佇立在新舊院區之間,眺望新莊市,扮演著舊院區的屏障。
缺乏誠信的政府,終於又開始行動了,祭出12月1日限期拆遷的公告。意思是,明天過後,隨時會有怪手直駛進樂生,摧毀這一切。
今天中午剛走進樂生院,就看見幾個小朋友在斜坡上追逐玩耍,蓬萊舍裡放映著簡介幻燈片,news與樂青們在七星舍前面的圓桌開會,藍阿姨坐在貞德舍門口聊 天,中山堂裡面煮著湯圓,台北市假日農夫的學員們在剛布置好的文學館上課,教室外有媽媽正在餵小女兒吃椰子乖乖。好棒的感覺阿!
這一年來,樂生已經從院民與學生的抗爭,逐漸扎根,轉型成為迴龍地區居民假日休閒的空間,成為各地文化團體舉辦演講、電影放映、讀書會的場所,近日一箱箱的書本也開始進駐位於七星舍的樂生圖書館。
憑什麼?憑什麼怪手一來,這些就要化為泡影?
月初聽到這個消息時,我覺得好無力,不知道能做什麼。沒想到前幾天竟然接到news的電話,問我家裡的壁貼是在哪裡買的,原來他們正在把一間空房舍布置成文學館。
當場我才深刻的體會到「樂生沒有悲觀的權利」這句話的意涵。
從五年前保存運動開始時,樂生從來就沒有一天處於安穩的狀態,因為有院民的決心,學生們跟社會團體的集思廣益,新的論述、新的活動不斷又不斷的湧入院區,讓這片與世隔絕的山坡地變成了迴龍地區的後花園。讓我們這些以不同深淺程度經歷樂生運動的人看見了政治的現實,體驗了國家暴力,學習到人權與民主的價值。
就像Munch在他寫的「如果不拼,就說再見」裡所講的「七十年光陰,樂生陰鬱的活著,五年光陰,關心樂生的人,為它打造新的歡樂。後樂生時代,具有太多古老與現代的可能性,但是違法、失信和算計的政府全然漠視,僵化的腦袋只有一種做法,拆!拆!拆!」
如今,因為珍惜這一切,所以要繼續拼下去,樂生沒有悲觀的權利。
好文推薦:
Munch「如果不拼,就說再見」
豬小草「為樂生守夜。等希望亮光」
慕情「回到樂生,在冬日」
補充:政府所謂保留40棟的計算法
藍色可續住,但無水電。
橘色保留,住戶遷離,並不保證是否會癱塌。
黃色拆除,住戶遷離,五年後原地重建。
綠色全數拆除。
2008-11-30
冬日。樂生院
2008-11-29
1130樂生守夜
Losheng 1130 from swpave on Vimeo.
好久沒去院區了。
昨天晚上竟然又夢到自己躺在樂生門口的柏油路上,望著藍天,腦中想著「我好希望它能繼續保持這樣下去」(院區跟阿公阿嬤,不是只抗爭啦)
驚醒,打定主意這週末一定要到樂生去!
2008-11-22
我的國小教育:為你的權益站出來!
在美國讀小學時,有一次被同學欺負,我哭著找老師幫我解決。結果老師一來不是責備那個同學,而是轉頭問我「你為什麼不會捍衛自己的權益?」
假如那時候老師是責備那位欺負我的同學,今天的我大概就不會是這樣子了吧。(關注公共事務,愛發牢騷打抱不平)
我常常看著電視新聞,心理想著,為什麼台灣人民那麼相信「選賢與能」,卻又只會在這些「賢與能」侵犯自身權益時,用對著電視罵一罵的方式發洩掉不滿就算了。
難道是因為台灣人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乖乖聽大人的話,聽話的有糖吃,不聽話的就打屁股嗎?我們的中小學老師不曾教小孩子如何獨立思考,如何在傾聽、考量各方意見後,勇敢捍衛自己的選擇。
如果當時美國老師直接懲罰了那個欺負我的小孩,以後我再被欺負時,一定又是哭著找老師。當有一天老師莫名其妙打了我,我可能也會認定自己某方面犯錯了吧。
美國人很好玩,不只很愛爭取自己的權益,也很愛管別人的權益是否受到侵害。在超級市場裡如果有人插隊,旁邊沒在排隊的人也一定會喊出「別插隊」。有一次我們家的車在停車場被刮到,竟然有個老美走上前拿了張紙條給我們,說:「我看到那輛車刮到你們,所以抄了他的車牌號碼。」
我常常為台灣人心中沒有他人,更沒有「公共」的概念而感到心寒。
甘地的非暴力抗爭,絕食靜坐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當印度人看到甘地在折磨自己時,會感到痛心,所以紛紛站出來響應。可惜在今天的台灣社會,靜坐、絕食、用肉身抵擋警棍,在旁觀者的眼裡都只是「破壞社會和諧」的舉動,甚至會有人指著螢幕說「這種人自找苦吃,死好!」
這幾年陸續用旁觀或參與者的角度參與了許多政治、社會性的運動,我越來越覺得民主、自由、人權這些觀念一定要從中小學教育著手。我們必須讓孩子們知道:沒有人可以在你不允許的情況下用任何形式侵犯你,當妳遇到侵害時,千萬不要乾等其他人來幫你,你必須勇敢的站起來爭取自己的權益。
唯有如此,這個國家才有機會步上真正的民主之路。
[轉錄]為什麼勞工要關心稅改運動?--夏傳位
問:稅改是離我們很遙遠、也很複雜的「國家大事」,只有政客才關心,干勞工什麼事?而且大家很早就知道台灣的稅制有問題,也一直得過且過,為什麼這個時候突然要關心?
答:稅改在這個時間點「突然」變得重要,主要是因為實施多年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將在明年落日。政府長期以來依據這個條例替台積電、聯電等高科技業者以及國泰、富邦等金控公司減稅、免稅,每年減收1千多億稅金,全部由我們平凡的950萬上班族共同分擔,10年下來,沉默的上班族多承擔了1兆元以上的重稅,也造就了許多豪門巨富和光鮮亮麗的科技新貴。
如今,這些高科技業者的翅膀長硬了,不再需要依靠稅收補貼就能在國際間有競爭力,《促產條例》也即將落日,從明年開始,政府每年會多出1483億元的稅收,是時候將這1483億元稅收歸還給受薪族了。如果全數歸還,則每個級距的綜合所得稅可以大降3.5%至4%。
但是,那些長期享受免稅好處的財團巨富捨不得吐出這塊肥肉,又開始動作頻頻,向政府施壓。在最近賦改會提出新版的稅改方案中,這1483億元中只有300億元才是用來退我們的稅,其他1183億元還是要送給財團,讓企業營所稅降5%、保留功能性獎勵300億元、搭配取消「未分配盈餘加徵10%」(稅收損失230億元)。
這筆錢是我們沉默的勞工努力2、30年替資本家多繳稅金後理應還給我們的,是一種遲來的正義。台灣的勞工承受全世界最重的所得稅負擔率,所得稅中有75%都是由薪資固定收入族群來支撐,因為台灣的財團享受太多不合理的減、免稅優惠。這次因應促產條例落日而來的賦稅改革,是唯一、也是最後一次改變這種結構壓迫的機會,一旦錯失良機,未來不知何年何月才會再有改變的契機,你、我,甚至我們的下一代,都要永遠替有錢人繳納稅金,為了我們的下一代,這次一定要站出來!
問:有人說:「減稅才能救經濟」,降稅讓經濟動起來,國家稅收反而變多。何況「中華民國萬萬稅」是人民的普遍感受,政治人物貪污多,效率差,我們每年繳稅都很不甘願,所以讓政府少收點稅不是很好嗎?
答:台灣的大財團極力推動減稅,由 「中華民國工業總會」耗費鉅資在電視上強力 打廣告,就是持「減稅救經濟」的理由。表面上,這好像牽涉「大有為政府Vs.小而美政府」哪一種對經濟發展較有利的學術爭辯:主張大政府的人強調經濟發展的許多關鍵要素無法由私人提供,只能靠政府,而政府必須要有充足稅收才能做事,如基礎建設、高
水準的教育、國民的社會安全保障、科技研發、新興產業的風險承擔等等;主張小政府 的人則強調「輕稅簡政」才能刺激企業活力,鼓勵個人創造力與消費,活絡經濟。
表面上看,台灣富人的減稅主張得到了鼓吹「小政府」的經濟學理之支持,但這樣 看就太抬舉台灣的富人了,他們才不管什麼是非,只想貪圖更多的減稅利益,學理只是用來掩飾貪婪、裝飾門面的工具。事實上,就算全民都同意台灣要朝向「輕稅簡政」的小政府理想邁進,這些富人也必須大幅加稅才行!
稅的基本概念是:稅收=稅率×稅基。台灣目前的病徵是稅基不斷侵蝕縮小,導致稅率偏高無從下降。譬如,台灣的個人綜合所得稅稅率很高(40%),香港只有15%、新加坡只有20%,的確符合一般人「中華民國萬萬稅」的印象;但實際上收到的稅佔國民生產毛額(GNP)的比率,卻從1992年的18.6%,逐步下降到2002年的12.3%,不及新加坡15%、香港16%、韓國19.8%、日本21%、美國22%、英國30%以及北歐國家35%到40%,台灣國民平均的「租稅負擔率」幾乎是全世界最低。
為什麼稅法中規定的稅率很高,但實際的「租稅負擔率」卻很低?答案很簡單,因為有些人不繳稅,而且這些人還都是有錢人。根據財政部透露,台灣年收入破億元以上的富人有40位,其中卻有8位分文不納稅,這樣公平嗎?
稅基被破壞,結果當然是政府赤字大增。根據泛紫聯盟估計,至2004年底,政府債務餘額保守估計已有9兆3511億,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已有91%,這是非常危險的徵兆,美國政府負債佔GDP比例為50%,英國56%,法國64%,德國60%,都比台灣低很多。
到2001年以後,政府歲出的「賦稅依存度」已下降到只有51%,意思是說,政府每花費100元,只有51元來自稅收,另外49元要靠變賣國有土地、股票等全民資產,以及舉措各種帳面上或隱藏性的借貸來支應。
這等於是在揮霍我們未來子孫的財富。
現在減台灣富人的稅,等於未來加我們子孫的稅。因為國家的負債最後總得有人來埋單,每減一次稅,其實就是在醞釀下一次加稅的能量,因此今天怎麼減下去,總有一天又會怎麼加回來。
輕稅的前提是稅制沒有扭曲,稅基都很健全。有錢人都不繳稅,當然一般老百姓的稅率降不下來;反之,倘若稅基能擴大與健全,就能對所有人減稅,達到輕稅簡政的目標。
所以,問題不是「大政府Vs.小政府」的爭議,而是「對所有人減稅Vs.只對富人減稅」的爭議。
問:這樣說來,台灣稅制好像真的很扭曲,到底有哪些減、免稅的浮濫和不公?
答:過去幾年來,藍、綠兩黨都替財團和鉅富減了許多稅,嚴重破壞台灣稅制的公平性:
由於
由於上面這些項目的減、免稅,國家每年減少7000億元的稅收;而能夠利用上述稅負減免來獲得龐大利益的人,也只有位於金字塔頂端的財團和鉅富。
國家稅收的主要來源是所得稅,所得的來源可分為薪資所得和資本利得。以上減免項目幾乎都是「資本利得」,導致台灣稅收來源高達75%來自我們領死薪水的上班族,只 有25%來自資本利得;但其他國家的稅收從資本利得而來的比例約佔50%,比台灣高出 許多。
問:但是,有人說遺產稅與贈與稅的稅率太高,導致有錢人都將錢匯到海外,不利台灣經濟。因此,最好降低遺贈稅,讓資金回流台灣,政府也才能真正課到稅。這個說法對嗎?
答:美國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還好現代國家發明了遺產稅,不然像我這樣毫無家世背景的窮小子根本沒有白手起家的機會」。遺贈稅又稱「富人稅」,其用意在於平均社會財富,避免財富隔代移轉的不公。沒有遺產稅,就沒有「立足點平等」這回事。
資本家團體不斷遊說政府,要將遺贈稅最高稅率50%一口氣降到20%。但是,在遺產稅總稅收240億元中,有48%是由金字塔頂端最有錢的人(亦即適用最高級距稅率50%的人)
繳納,一般中產階級的遺產稅負擔相對很低,一口氣將最高稅率從50%降到20%,圖利了誰,答案很清楚。
在全球化趨勢下,資金的移動快速而多變,遺產稅乃是死亡當時的機會稅(除非死亡才課得到稅),跟資金動態進出間的關係並不大,將遺產稅的調降當成是促進資金回流的工具,顯然牛頭不對馬嘴。
更重要的是,死亡時的遺產稅跟生前的所得稅相輔相成,息息相關。如果所得稅公平課徵的精神能夠落實,則稅制上便無須在一個人死亡時再設置一道「最後防線」。台灣正好是因為有錢人在生前都盡量逃稅,導致遺產稅迫不得已變成維護稅制公平正義的「最後機會」。由此可知,所得稅的扭曲(尤其是資本利得課不到稅)才是真正亂源,而且牽一髮動全身,也扭曲了整個稅制。遺贈稅調降的議題不是不能討論,而是必須同步將其他漏洞補起來,再來談遺贈稅調降的問題才有意義。
問:那公平稅改聯盟在這部份的主張是什麼?
答:稅改聯盟的主張可以用一句口號總括:「人民減稅,富人加稅」。換句話說,就是要將上述嚴重扭曲稅制的「資本利得不課稅」現象矯正回來,其中包括:
1.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完全落日,不要再借屍還魂。
2.土地增值稅以「市價」取代「公告地價」課徵。
3.復徵證所稅:以大戶、鉅富為課徵標的,讓散戶、每年賺取的金額在1千萬以內的投資大眾不會被課到稅,而且盈虧可以互抵,前一年虧損可以抵減次年的財產交易所得。
問:但是,我能做什麼?老百姓微薄的力量,有可能抵擋資本家強大的遊說勢力嗎?
答:倘若我們都保持沉默,倘若六大工商團體的「建言」都一一實現,那將是一個極其恐怖、難以想像的世界。經濟部已經替資本家擬出「新產業三法」,幾乎涵蓋了原「促產條例」中的所有租稅優惠,等於是「課多少,補多少」。除此之外,六大工商團體還加碼喊出:
1.調降個人綜合所得稅;2.取消未分配盈餘加徵10%;3.取消最低稅負制;4.兩稅合一設算扣抵制改為股利免稅法;5.調降遺贈稅。
以上專有名詞雖然不好解釋,但我們也可以猜到,資本家趁著稅制要改的契機,不僅企圖把多課的稅通通拿回來,還獅子大開口多要很多不屬於他們的利益。難怪工總的「減稅」廣告可以不惜成本,長時間、密集、多管齊下地播送,企圖對人民洗腦。假設我們預估廣告要花的成本約一億元,那麼每年回收的「利潤」至少也在一千億元以上。天底下還有更好賺的生意嗎?
但「人民力量」沒有我們自己想像的薄弱。理由是:大多數人民對於稅制不公的情形都有了解,人民不是笨蛋。沉默不代表麻木,憤怒其實藏在心中,只缺集體發洩的管道。
《天下雜誌》最新的民意調查可以佐證:
*61%的民眾認為,目前台灣稅制最迫切而要改革的問題排序,仍然是讓要有錢人多繳稅,解決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
*64%的民眾主張企業所得營所稅率 25% 應不變或提高。
*證券交易所得稅是否恢復課徵?民調顯示有54%的民眾贊成恢復課徵,遠高過反對者的30%。
*相較於近來不斷播放的「減稅」廣告,近 5成民眾傾向擴大政府,認同政府應抽較多稅,並投資在教育、社會福利與照顧窮人;有 47%的人認為減稅只會使有錢人愈有錢,窮人愈窮,僅有 34%的民眾認為政府該減稅。
這股沉默的力量即使只有一小部分宣洩出來,也是非常可觀,因為它會帶來強大的共鳴,任何政府都不敢忽視。公平稅改聯盟預定在12月中旬舉辦遊行,讓政府知道我們的心聲。目前幾乎所有報紙的社論都支持公平稅改理念,現在只缺人民自己站出來說話,讓輿論進一步帶動更熱烈的討論,讓真相彰顯,讓社會的集體理性發揮作用。這場運動的訴求是公平正義、是人民的生存權、是下一代不要揹負我們這一代債務的「世代正義」,它超越藍綠、不是嗆馬,也不是挺綠。事實上,政府目前對於稅改還沒有做出任何最終結論,遊行其實可以提供政府強而有力的民意支持,抵擋資本家無理的需索,讓政府做出對的決策。這個運動如果有顏色,它的顏色應該是彩虹!
(本文由全國產業總工會提供/作者為永豐銀行產業工會總幹事)
原出處連結
消費券
以前經濟系的老師告訴我們:「美國人在菜端上來時會問『牛肉在哪裡?!』,我們念經濟學的,要問『成本在哪裡?!』」
台灣的新聞很有趣,特別是電視新聞。當經濟持續衰退,陳雲林來台造成的餘波未平(國際主權,責任歸屬,國民兩黨支持者的分裂,及野草莓學運等等),教官政風又回到校園的時候。行政院只不過拋出一個消費券,電視新聞就到處報導民眾笑呵呵,一副舉國歡慶政府送紅包的樣子。
消費券,成本在哪裡?!
請告訴我這些媒體報導不是真的,只是某些記者呆頭,千萬別告訴我台灣人真的那麼單純可愛!政府收了我們那麼多的納稅金拿去補貼財團,國家靠舉債負擔社會福利與公共建設,今天不過是發一些零頭給人民,就能換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喝采?
-----------
華爾街日報:消費券太輕率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本報香港二十一日電】
2008.11.22 02:23 am
對於台灣發放3,600元消費券,華爾街日報亞洲版21日的社論批評這是一種「輕率的計畫」(harebrained scheme),不僅收效甚小,而且債留未來,倒不如減稅與改革缺乏效率的法規制度,才能真正促進台灣的經濟發展。
該社論指出,馬英九總統的民意滿意度已經跌到20%出頭,他可能希望藉消費券轉移選民注意,不去檢視在馬政府治下經濟萎縮、股市腰斬的事實。
對於馬政府所估,消費券可在明年促進0.64個百分點的國內生產毛額增長,華爾街日報亞洲版非常懷疑,因為經濟狀況不佳的消費者傾向把消費券用在不得不花的錢,然後把「多出來」的錢存起來。
社論批評,消費券僅是馬政府欠缺思慮的政策之一,其他還包括股市禁止放空到年底,以及動用150億美元政府基金進場護盤股市。這些可能都是當下在政治上受歡迎、長遠來說卻對經濟不利的政策。
亞洲華爾街日報原文
2008-11-21
[轉錄]野草莓運動的啟示--湯志傑
因為我的版型窄,所以過去遇到長文章我都選擇貼連結就好,但湯老師這篇寫的觀點真的很貼近我最近一直想整理出來的想法,於是破例貼了整篇文章。有耐性的話不妨慢慢把它讀完吧。
-------------
野草莓運動的啟示:別把民主從台灣的珍貴資產變負債
湯志傑,中研院社會所助研究員
2008/11/17初稿,11/19修訂
當國民黨與民進黨兩大黨都釋出傾向朝報備制的方向修改集遊法的訊息,同時野草莓學運卻無法匯聚足夠的(人氣)壓力,逼得馬政府與劉內閣挺不住而道歉究責,以致最初的新鮮感一過,便因缺乏衝突點而無法繼續吸引主流媒體的關注,乃至自己也因多日堅持下來兵乏馬困,內部不乏收場之議,似乎內外都不看好,只靜待其自然結束之際,身為「大人」的我們必須反躬自問,我們是否曾真的認真聽過他們的聲音,是否真的了解這些單純而素樸的年輕人為何能一再創造驚奇,是否曾好好利用過他們提供的這個機會,真誠而深刻地反省過自己的所作所為與台灣當下所面對的困境?還是,我們依然一如故我地把這看成小孩子的遊戲與年輕人的天真囈語,依然按照我們舊有的思維邏輯來看待這個尚不知該如何命名的新物種,以致錯失這次難得的反省機會,而要有再次滿地找眼鏡的準備?
從舊世界的眼光來看,野草莓學運作為「運動」,的確有它青澀不成熟之處,不論是就論述的深度、議題的廣度或動員的能量與組織運作的模式來說,迄今為止似乎都有其難以跨越的局限,以致無法趁勢一舉達成其要求馬政府相關人等道歉、下台及修改集遊法等明示的目的。然而,如果我們只從這個角度觀察這場「突發的」、「偶然的」學運,不但無法理解為何一大群彼此本不相識的年輕人竟可互相信任,共同為了一個素樸的理想,以直接民主的方式,奇蹟般地一路堅持下來,成功創造出一場大家意料不到的運動,更沒有掌握到這場「運動」的深刻意義與價值,而這是絕無法依據外顯目的的達成與否來估量的。
由於這場意外的運動源起於大學生們對於警察違法侵犯人權的單純義憤,所以發起者一開始只把調子設定在捍衛言論自由、人權與推動修改違憲的集遊法等訴求上。當這些彼此既不相識,又無運動經驗的一群人,不期然地相聚而擦撞出一場學運,自此開始踏進複雜的「大人」世界後,雖然承載著許多人的期望,卻面對著更多的懷疑,乃至被媒體刻意欺騙而落入圈套,自然也只能邊做邊學,走一步算一步,小心翼翼地維持他們原來訴求的主軸,而不敢貿然擴大或升高他們的訴求,但這不表示這些年輕學子對台灣目前面臨的問題的認識僅止於警察侵犯人權,僅止於從民主倒退回威權這一端而已。
事實上,就在他們回應「大人們」諸多質疑的眼光時,就在他們對審議民主的身體力行中,他們用語言也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大人」世界,對既有藍綠二分邏輯與媒體慣有思維模式的深刻質疑。雖然,他們目前可能還無法清楚地、有條有理地逐一條列這些深刻的質問,而只能用青澀的語言與實際的作為隱約地觸及或點出這些問題,但這無論如何提供了我們一個寶貴的契機,認真去審視來自這批成長於民主而非威權的年代,有著不同於我們的成長經歷,用不同角度看世界的新世代的深刻質疑:我們這些「大人們」,包括主導國家大政走向的國民黨及民進黨等袞袞諸公在內,真的準備好要帶領這些新世代一起步入新的世紀了嗎?我們曾清楚地指出了該把台灣領向何方了嗎?還是我們其實只是等著被淘汰,留待這些正在崛起、一天天成長茁壯的新世代在不久的將來來領導我們?
對照國、民兩大黨這次在江陳會中的表現,把台灣得之不易的民主從資產變成負債,我不能不由衷地感謝、讚嘆這批年輕學子的努力和表現。在這次兩岸歷史性的會談中,呵護並捍衛了台灣珍貴民主資產的是他們,而不是我們這些「大人們」。所以,我認為野草莓恐怕不止於某些論者以為的學運的「春訓」而已,而是整個台灣未來領導世代的春訓。這批真正在「民主」時代成長的新一代不但以實際行動教導我們這些「大人」,民主是該如何使用的,是可以並且應該邀請抗議的不同聲音一起加入討論,而不是拒之於外;同時也以一路跌破眾人眼鏡堅持到現在的實際行動展現了,民主可以創造出怎樣令人驚奇的可能性,可以帶來何種沛然未之能禦的力量。
反觀國、民兩黨在這次兩岸的會談中,出於彼此短期政治計算的考量,一路下來幾乎都是在眾多替代選項中做出最差的選擇,輸了自己政黨的政治前途也就罷了,最糟的卻是賠上了台灣民主的未來 – 在面對威權中國時我們唯一足以憑恃的資產。打從一開始,馬英九總統就沒有展現出作為民主國家領袖的高度與格調,以全民總統的姿態邀請在野的民進黨等共商,藉由民主的方式式整合出能凝聚全民共識、以全民為後盾的對談方案和策略,而是自恃其實只是「一時的」的七百萬票的民意,強悍地忽視在野黨「時地不宜」的警告,乃至不自覺地自始便為統戰、談判高手的中共所引導,還暗自高興能策略性地把在野黨排除在外,獨佔促進兩岸「和平」與經貿交流的光環,終於導致製造並強化內部分裂與衝突的結果,付出折損民主的巨大代價而不自知,還沾沾自喜於國際上的曝光度,以及民進黨同樣失分的表現所帶來的短期政治利益,運用威權統治時期一貫的技倆,傾全力再次將其抹黑為暴力黨。
不過,在這次民主的期中考中,民進黨的表現同樣不及格。身為才剛剛下台,不再是不識執政之無的反對黨,民進黨不曾根據其執政的經驗,就談判的議題與內容提出過清楚且具說服力的替代方案,分析幾項可能的協議將對台灣造成怎樣的影響,應當如何取捨才是台灣最好的策略,強力訴諸輿論與民意的支持,來影響談判的具體走向,展現出足堪引領台灣未來的想像力、視野與氣度。因此,儘管國民黨選擇「國共和談」的模式失格在先,民進黨的乏力無能同樣失分在後。可惜的是,就算國、民兩黨無法捐棄彼此的成見,衷心地合作,以民主的方式整合出共識,至少也應該分扮白臉黑臉,以分進合擊的方式在與中國的對談中盡力為台灣爭取利益。
我們看到卻是最糟的結果,鼓吹外交「休兵」,自許能為兩岸開創「和平」契機的馬政府不但不曾考慮援引在野的異議聲音作為談判的籌碼與施壓的策略,讓來自威權統治下的中共代表經歷一場真正「民主」的震憾教育,同時成功向世人展示台灣的民主是成熟而健全的,反而是擺出近乎奴僕的恣態,按照威權中國的公安規格來接待這位儼然是主子的「客人」,以強悍的鎮壓手段與內部流血衝突來堆砌兩岸和平的假象,讓台灣一夕之間從民主倒退回威權。反過來,民進黨的表現同樣不及格,穿上西裝、錦衣玉食後好像就忘了要怎麼載斗笠、捲袖子,無法以高度的紀律與自我節制,在街頭給予中國代表足夠壓力的同時,又能表現並維持台灣民主的泱泱風範。
會有這樣的結果,顯示出儘管國民黨與民進黨共同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囗頭上都支持認同命運共同體或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實際上卻欠缺一體感,不認為彼此同屬一個政治社群,擁有共同的未來,以致雙方連起碼的基本信任都沒有。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堂堂的民選總統,竟然失格到要跟抗議的反對黨玩起捉迷藏的遊戲,才會刻意當著「外人」的面打起「自己人」的屁股來,結果換來的卻只是一句還聽不太真切的「你」而已。這真的是最最糟糕的結果。儘管馬英九總統囗囗聲聲說在主權的問題上對中國不會有任何的退讓,而且實際上可供選擇的光譜極為寬廣,從稱呼總統、台灣地區的領導人、先生等等到避而不見都可以,結果卻硬是毫無必要地在國際媒體的眾目睽睽之下接受「你」的稱呼,然後草草幾分鐘收場,事後卻還阿Q地、志得意滿地以為成功。
不知馬政府到底是太過天真還是太過無知,竟然把這些當作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椿,完全不放在心上。事實上,包括以中國的威權維安標準為台灣的標準、更改會面時間、稱呼等等在內的這些瑣屑小事,在在會讓中國「看破手腳」,明白告訴中共擁有七百多萬選票支持的馬政府其實只是顆軟柿子,連民眾的抗議都會害怕、都無能力處理。於是,我們不但沒有示中共以民主的強項,反而是示人以弱,這豈不是明著誘惑在歷史上屢屢藉國共和談得利的中共趁此無知而又無能的國民黨政府主政的良機來謀取利益嗎?面對這樣一個失格而又無能的馬政府,台灣的新生代怎麼敢把決定台灣未來命運的責任交給他們呢?
當然,光譜的另一端,最近不斷控訴被國民黨司法清算的民進黨,也不會是新生代願意託付、敢託付的選項。因為,與其說是國民黨的清算,不如說是民進黨過去八年的施政作為對自己的清算。為什麼八年過去了,懷著眾人民主期待上台的民進黨,未能在執政時有所作為,讓台灣的各個層面、讓既有的結構變得更為民主化,而只是滿足於分一杯羹,滿足於確保自己的一份利益。例如,要不是民進黨對於主流媒體的民主化與公共化毫無作為,這次學運未必得如此依賴網路的管道來突破媒體的淡化、抹黑與封鎖。更重要的是,民進黨這些年內在中央與地方執政時諸多不當的作為,例如部分縣市長不准紅衫軍集會遊行,都不斷耗損著台灣的民主資產。雖然公民投票法是在民進黨執政推動下獲得實現,但也就是在陳水扁總統的任內,公民投票這項原本是化解台灣內部紛爭與歧異的民主利器變成了私心自用的工具,以致本身反成了爭議的來源,從而讓我們看不到一絲希望的曙光。
令人慶幸的是,就在這個令人感到絕望的時刻,野草莓學運讓我們重新看到一線希望,以及擁有一次寶貴的反省機會。早在圍陳抗議之前便已經站出來,在街頭暴力衝突之前便已經站出來,並且一路「陰錯陽差」跌破眾多「大人」眼鏡延續到現在的野草莓,雖然名符其實是個偶發的結果,但它的參與者卻以實際經驗證明了,野草莓之所以能成為一場「運動」,絕非出自偶然或僥倖,只是我們這些仍習於用舊世界的眼光來看它的「大人們」看不出而已。
成長於民主時代的年輕學子們,只需根據自己素樸的感知,而無需任何法學的訓練,便知道陳雲林訪台期間種種警察侵犯人權的作為是不對、不公、不義的。這甚至還不必訴諸憲法保障人權的層次,而根本就是正常民主國家中「非法的」執法行為。令人痛心的是,不只是別有私心的國民黨政客,不只是毫無分辨能力,只知抱掌權者大腿的主流媒體,就連頂著哈佛法學博士頭銜的馬總統,都異囗同聲強調警察的行為「合法」。幸而抱著素樸正義感的學生們站了出來,直斥國家侵犯人權的作為,要求當政者道歉或下台以示負責。他們或許未必人人皆清楚地認知到,包括民主或合法與否等象徵符號的使用,都是在一次次的事件中,在一次次的使用中重新確認其意義,劃定其意涵的範圍,但他們發自內心地覺得,一旦今天我們默認把這些國家暴力的行為界定為合法,認定是自許為民主國家的台灣可接受的行為,那麼將與威權殊無二致。也正因為有他們這番自發的、素樸的堅持,才有幸沒創造出以威權為實質的「台灣式民主」的奇蹟,使得台灣空有民主之名,卻無民主之實。
誠如馬總統所說,「問題不在報備,而在暴力」。因民進黨而起及非因民進黨而起的街頭非法暴力行為固然需要嚴正譴責,但自然會有公權力機關予以懲罰。然而,壟斷「合法」暴力之名的國家,骨子裡認為挺兩天就沒事的執政者,卻不會受到國家自己的追訴,因此更是人民關注的對象,更是需要監督的對象。學生之所以不滿足於修改集會遊行法而已,正在於如果他們今天不能累積足夠的壓力逼得掌握國家暴力,掌握人民生殺大權的行政首長就「違法」、「違憲」侵犯人權的行為做出檢討,清楚承認錯誤,做出必要的道歉與追究責任的話,日後就是施行報備制,我們一樣還是要面對這樣的「合法」侵權行為,而且只會日甚一日,往過去威權的方向傾斜。這些年輕學生們或許無法在理論上說清楚事件與結構的辯證,但他們素樸的正義感告訴他們,這是不容輕輕放過的小事,一旦退讓,台灣的自由與民主就是一步步地倒退。只要翻翻最近這段時間內主流媒體充斥的威權心態,看看有多少嫌警方作為不夠強勢的報導和評論,乃至有馬英九因無力維持基本秩序以致神話破滅的論調,就可知道學生們的堅持是多麼地難能可貴。
然而,野草莓學運最珍貴、最值得重視的,還不在守護台灣的民主與自由,不令其退倒上,而在於它在台灣民主政治史及社會運動史上所立下的典範意義。在發起者及工作幹部自始便有意識地堅持下,自由廣場上的學子們以親身實驗昭示我們,民主是門學習與異己相處的功課,必須學會包容、寬容異己,學會互相信任,而不是有我無他的殊死戰。當威權下成長的一代還在互推責任,連認錯與承擔的勇氣都欠缺,遑論提出能吸引人,並且能真正落實的台灣長遠發展藍圖的時候,真正在民主時代成長的一代以具體的實踐教導我們這些自以為識見高其一等的「大人們」,民主原來應該如何運作,又可以帶來何等彌足珍貴的創造性與可能性。儘管這些年輕學子來自四面八方,彼此原不相識,毫無互相信任的基礎,卻可以在共屬一個社群的前提下開誠布公地合作,以理性辯論的審議民主模式,以傳統眼光來看極無效率的組織運作模式,開創出一個新的運動模式。
儘管先在的運動條件是如此地不足,儘管他們採用的是如此煩瑣、令人疲累的程序,儘管他們決策的步調看來極為緩慢,從舊世界運動組織者的角度來看甚至常常錯失許多良機,但由於整個運動是建立在全體參與者民主共識的基礎上,所以野草莓才能展現出十足的韌性,也因此屢屢讓人跌破眼鏡,在主流媒體及「大人們」不看好的情況下一路堅持至今。
或許,換個角度來看,野草莓不是那麼地毫無基礎。對這些成長於民主年代的網路世代來說,網路上的論辯早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理而非以力服人已逐漸已內化為人格與個人的習慣。也因為這些在辯論中成長的一代不乏隨著年齡與識見的增加而改變認同與看法的經驗,所以他們更能設身處地為持不同意見者設想,更有寬容異己者的氣度,因此也更能在維持彼此歧異的基礎下合作。這是我們這些在威權下成長的一代難以想像的情形,也不曾有過的經歷,是我們必須向這些鄉民們致敬與學習之處。
正是這些將民主深化為自己人格一部分的新世代,而不是我們這些成長於威權體制下,仍習於對抗二分的「大人們」,讓我看到了超越藍綠的一線曙光。或許,受限於運動的主題,或許,受限於迄今的經驗限制,他們並沒有清楚提出要如何超越藍綠,提出一組能彰顯新世代的想法,足以引領台灣未來走向的替代區分。但是,野草莓的年輕學子們至少已明白地唾棄了簡化的藍綠二分邏輯,拒絕凡事「先問黨派、次問利益,最後才問是非」。在這批台灣未來領導世代的思維傾向與人格特質上,我看到了值得樂觀期待的希望,而這有其值得重視之處。
因為,儘管表面上台灣的政治體制上已有了從威權到民主的轉換,但其實台灣社會在許多層面上都還沒有真地「民主化」,民主仍然欠缺一個足夠深厚的社會基礎。在推翻了明顯的威權體制的惡之後,我們面對的毋寧是更為嚴峻的考驗。由於我們在未建立起理性論辯的民主傳統、未培養出公民的民主人格的情況下,便從威權跳入表演政治、媒體政治的年代,並且始終糾纏著國家認同與族群政治的問題,以致國、民兩黨(或所謂的藍營與綠營)只需推出一個媒體形象夠好的候選人作為形式上的共主,便可以繼續用比爛的方式,用最簡便的藍綠互鬥或族群動員的方式繼續坐享其位,繼續分贓下去,繼續維持既有的山頭勢力結構及彼此權力間的平衡,繼續以犧牲台灣社會整體公益的方式來牟取個人的私利。也因此,在台北市長任內即已清楚顯示力不足勝任的馬英九,依然能在藍綠結構及媒體刻意塑造光環的情況下,被送上總統寶座,以致有此次的民主倒退。令人悲觀的是,依到目前為止的發展來看,民進黨推蔡英文為主席似乎也只是複製馬英九的模式而已,同樣令人看不太出來希望何在。
可喜的是,在野草莓的身上,我隱約看到了,光靠黨產的實質資源或是光靠愛台的空洞囗號,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都會被淘汰。這批新世代要的是是非,要的是足以領導台灣未來的視野、想像力與氣度。或許,這批年輕學子尚未能清楚地表達出這些對台灣社會現況的深刻質問,或許,他們還無法提出超越、改善現況的具體行動綱領,但是,身為「大人」,我們必須自問,面對這些質疑,我們真地準備好了嗎?還是,就像國、民兩黨以及眾多的主流媒體一樣,我們依然習慣用舊的思維和舊的語言來看待他們,而絲毫未察覺到我們可能很快便會被時代淘汰,被新的世代淘汰?
如果,我們「大人們」還有些自我反省的能力的話,那麼,如何在維持台灣既有的自由、民主、經濟發展與政治自主性的情況下,面對中國在軍事與政治之外,也日益在經濟上成為不容忽視的強權這個現實,在生活在台灣社會的人同屬一個政治社群的前提上,如何善用既有的民主資產,在立基於不同的過去的基礎上面對共同的未來,回應當前全球化的局勢與挑戰,將會是野草莓學運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2008-11-16
Idealism
野草莓 idealism 廣場重聚版MV from BestWill on Vimeo.
從陳雲林來台那一週,到後來野草莓的行動,透過網路跟實際現場的觀察,我學到了好多,也思考了很多。
進行式,因為還沒落幕,所以還有各種可能。
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把這些觀察用比較有脈絡的方式整理好,表達清楚。
但是我衷心的期望台灣人們,無論妳經歷過什麼樣的成長背景,現在站在什麼位置,都來練習看看,用傾聽和理解,取代指責與謾罵。
學生們有很多我不能理解也不甚認同的想法跟作法,但是他們,跟我都一樣,都還在學習。學習跟自己不同的人溝通,學習政治運作的權力關係,學習媒體的價值判斷,學習作為一個公民。
台灣社會從不缺多元的意見,缺乏的是意見之間彼此的尊重與信任。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來試看看吧!
---
好文推薦:走鋼索的民主(用量化統計說明台灣人的民主觀)-取自:地圖會說話
昨天1115野草莓大會師拍的一些照片
2008-11-11
拜託別再切割、攻訐同路人了!!
野草莓學運的bbs版上有人提議應該聯合北中南的學生,一起向青年樂生聯盟致敬。當中有人贊成,因為樂青這幾年一次又一次的行動,讓年輕人隱約的感受到國家暴力從來沒有停止壓迫弱勢族群; 因為樂青的組織分工經驗,讓這次野草莓能夠在短時間內集結。也因為樂青的行動,讓我們年輕人發覺自己並沒有那麼無力。
但是當中卻也有人反對這項提議,因為「容易模糊焦點」
這幾天一直有跟樂青的朋友們聊天,講我們對野草莓學運的期望,我好希望好希望這次的經驗,能夠讓更多年輕人(或「大人」)反思樂生療養院的處境。讓她們知道,即使你只是和平靜坐喊口號,警察一樣可以毫不猶豫的施加暴力。即使你們的論述再正當,政府仍然可以充耳不聞。就算政府給你承諾了,他們依舊有辦法在暗中捅你一刀。除了隨時警惕,時時準備好挺身爭取我們的權益,別無他法。
但是當我看到那些反對的聲音時,我真的很難過。什麼叫做「模糊焦點?」你們今天挺身追求的,是一兩位首長的道歉,署長的下台?還是要透過社會教育,透過立法行動,改變社會價值與不當法律呢。
如果你今天追求的是社會教育,請將人權、平等、尊嚴等價值喊出來,並且真心的相信,讓所有的人都聽見。如果你今天追求的是立法,那就必須要仔細研擬修法方向,與立法委員接觸,到各黨團遊說協商。(拍謝,創制複決權只存在於課本裡,修法就是要透過立法院)
每一項社會改革當中,都需要有人負責策劃,有人動員,有人組織,有人管理,有人在街頭提供民意支持,有人在議會裡打滾。不要瞧不起那些圍城時丟石頭的阿伯阿嬤們,他們有些人從年輕時曾為我們今天的自由民主,搭著遊覽車上台北抗爭,幾十年後他們還是堅持同樣的理念。不要瞧不起那些有政黨背景的黨工或立委,他們比你們瞭解政府內部的談判,交易方式。更不許瞧不起那些比你們更早走上街頭,跟妳們一樣爭取人權、自由、平等價值的民間團體,因為是有他們的衝撞,他們的經驗,才有今天的你們。
昨天我在現場看見許多民間團體主動捐贈礦泉水,幫忙提供伙食或整理環境,他們都默默的在一旁為你們加油打氣,你們以為這都是理所當然嗎?你們憑什麼切割他們?!如果你真的這麼想,那你始終是溫室裡的草莓而已。
(憤怒文到此為止)
圖片是去年911樂生門口施工當天拍的,到現在我看到這些照片還會難過
好文推薦:我必須一再提起,才能烙印你們,對他們--哈囉~馬凌諾斯基
樂生籌備圖書館,募書中喔~
2008-11-10
新媒體的野草莓學運
剛剛跟王阿茜從自由廣場走回來,沒有做什麼,純粹下班後去看一看「現場」。畢竟,媒體上的報導只是一個個片段的現場,還不如自己親身去擷取一段現場。(當過記者更深信這點:不到現場,不要相信!)
其實這次的部落格文章真的很多,多到絕對不缺我這一篇,所以我一直在想,我還能做什麼呢?
大概是被憤怒沖昏了頭吧,我到今天才意識到,這次很大一部份的問題是出在新媒體使用者所接收到的訊息,比舊媒體(電視、報紙)完整,而且多元很多。像我昨天跟我媽聊到警察執法過當,她講來講去都是上揚唱片的事情。但是我講得出三名部落客在中山北路上被粗暴的推上警車,甚至折斷手指。民眾騎車掛著藏獨獅子旗就被警察沒收,還有所認識的公民記者到現場拿DV錄影就被抓到圓山分局的種種事件。
對於我們這些習慣接收新媒體訊息的人而言,我們看見的是警察反應過當,直接違憲侵犯人權。但是對於那些習慣從電視接收新聞的人而言,上揚唱片那事件確實過份,但還不算是是「肢體暴力」,他們所見到的肢體暴力,是晶華和圓山外民眾動手,警察暴力驅離,因此會有「為什麼學生只譴責警察,不譴責暴民?!難道警察活該被打嗎?」的聲音。
想通之後,我發現有件事情是我們鄉民們絕對要做的,那就是跟父母們聊一聊,把我們在網路上所看見的眾多警察執法過當影片寄給或播給他們看。如此一來,他們才有可能瞭解學生的行動,並且強化他們在跟朋友聊到這次事件時的論述證據,逐漸改變那些舊媒體使用者的觀點。讓台灣逐漸轉型成為公民社會,不管政黨怎麼變,人民都會珍惜並且挺身捍衛這些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平等權益。
2008-11-06
2008-11-04
Don't Vote
美國每次大選前都會有些很有創意的活動,剛剛看到這個,讓這些好萊塢明星告訴你為什麼不要去投票吧。XD(又是一個外國藝人比較有公民責任的例子)
其中一個論壇上有人對於影片的結論:「假如你關心醫療保險、人權、全球暖化、同志權益...就去投票吧。」提出了另一個選項:「假如你真的不投票,請用聲音表達!上街頭抗議,在投票所集結,讓別人知道為什麼不應該投。」我覺得很棒。
民主有很多形式,現行的代議制度讓我們透過投票選出「理想的候選人」,但如果沒有理想的候選人,或是當選人沒有依照我們的意思行使權力,我們也不應該放棄發聲的權利。之前幾次選舉都有人提倡廢票,老實說我覺得那還蠻沒意義的,明明有很多話想講,浪費時間去排隊領票了,卻跟那些蓋私章的人一樣被當成「失誤性廢票」,還不如帶支粗一點的麥克筆,把你的看法大大的寫在票單上,至少唱票時還會被看見。
今天台灣官員、民代、警察的默不吭聲,甚至侵害台灣人民權益的表現真的是讓我好心疼。如果代議政治真的只是幾年一次的投票而已就好了,可惜在現實上,人民需要隨時警惕,不斷讓聲音被聽見,不斷的爭取,以防止政府這個最大的合法武力和威脅侵犯我們的權益。
為台灣人感到心疼。
----轉貼一篇文章--
出處
請制裁馬政府的違法濫權
黃帝穎(台灣青年智庫法律與政府研究中心籌備處主任)
為保護陳雲林,馬政府不惜違憲、違法,踐踏台灣人民尊嚴,令人髮
指。
第一、警察強制驅離攜帶國旗之民眾,但我國並無法律規定人民禁帶國
旗,故執行員警,並非依法行政,自無依法令行為之阻卻違法事由,顯
觸犯刑法第三○二條「剝奪行動自由罪」與第三百○四條「強制罪」,
依法得判處違法員警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另依刑法第一三四條規定,公
務員犯罪加重其刑二分之一。
第二、警察攔檢民眾車輛,要求打開後車箱,逕為搜索,卻未出示檢察
官所核發之搜索票,觸犯刑法第三○七條「違法搜索罪」,依法得判處
違法員警兩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加重其刑二分之一。
第三、警察衝入民眾於圓山飯店之客房,沒收布條等行為,亦未出示檢
察官所核發之搜索票或拘票,逕自侵入他人之房間,觸犯刑法第三○六
條「侵入住居罪」,依法得判處違法員警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加重其
刑二分之一。
第四、警察戳破民眾之汽球,其行為亦無法律授權,自構成刑法第三五
四條「毀損罪」,依法得判處違法員警兩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加重其刑
二分之一。
第五、警察阻礙市議員之合法會勘公務,亦無法律依據,即構成刑法第
一三五條「妨害公務罪」,依法得判處違法員警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
加重其刑二分之一。
本文尚未論究馬政府對綠營集會遊行申請之駁回,已違反憲法第十一條
「言論自由」與大法官釋字第四四五號解釋意旨,及封山、封航空站之
違法行政處分等諸多違憲、違法問題,僅卑微的要求檢察官依據刑事訴
訟法第二二八條規定,依法偵辦上開觸犯刑法之犯罪情事,倘若國家的
法律無法保障人民權利,則全民將思考「自力救濟」所可能採取的積極
行動。
2008-11-02
The Nature (part 1)by arsasylum
the nature [part one] from arsasylum on Vimeo.
無意間看到的影片,是用canon40d+canon70-200f4is+tamron180macro這樣的相機和鏡頭組合高速連拍,再把一張一張照片串起來做的迷你影片。
不知道是那種一格一格的感覺,還是配樂的催化,看這支影片真的會覺得自然很微妙,很美,哈。
原出處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