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0

水牛




在朋友的版上看見這個連結,才知道這部短片竟然那麼有名,Time雜誌,ABC,國家地頻道都有報導。
難怪在肯亞的時候,我們的嚮導跟我們說草原上最危險的動物是水牛,每年非洲死於水牛攻擊的人數遠高於其他動物攻擊。

其實在看這個影片的時候,感覺蠻不可思議的。
一方面很直覺的覺得好感動,水牛竟然團結起來從獅子口中救回小牛,另一方面又覺得「天阿,這應該只是我們用人類社會現象,所投射的想像吧。」

當獅子在咬小牛的時候,其中一名觀光客說了句「king of the beast(萬獸之王)」。我忽然懂了,獅子看似高居食物鏈上的上層,好像是草原上的王。事實上,草原上根本就沒有什麼king或peasent的差別,只有永無止盡的競爭與合作,能活下去的都是贏家。

2007-12-29

計畫




難得幾天暖暖的冬陽
忙碌的三個月終於稍微告一段落了
好想念山上乾燥涼爽的空氣,有點想趁老闆還沒回國,撥個三天假,自己去走走霞喀羅古道,拍些楓紅。

圖說:天氣好,在農場玩新買的廣角鏡頭,沒什麼主題,重點是天氣真好。

2007-12-17

量身訂做的唷!


「好合身,長度完全不需要改!」百貨專櫃小姐總是這麼說,但是自己還是覺得我的襯衫都不算合身。由於我手長肩膀寬,所以襯衫尺碼必須夠大,袖子才不會看起來太短。但是大尺碼的襯衫,又會讓我身體的部分看起來垮垮的。

上個月在大學同學的個人版上看見他去福華樓下訂製的襯衫,一件800元起跳(看布料),就決定找個時間去試看看。

終於在兩個禮拜前,有一天王阿茜提早下班,我們就搭了公車去福華。

樓下有兩間訂製襯衫西裝的店,我們選了豪伯登,一進去就看到穿著體面的襯衫、小背心,打著紅領結的老西裝師傅,完全就是專業的感覺呀!

跟西裝師傅說我們是第一次來,他聽完就拿出一本手冊,仔細的跟我們說明可以選擇的領口、袖口、背折、扣子等樣式,以及各種樣式的特性,接著就讓我們自行在店裡挑選想要的布料。

這裡的布料分為四個等級800,9xx,1200,和1600,依照布料計價,樣式不拘,我們想說第一次,先不要做太貴的,所以都挑了800元的布料。

接著師傅開始量身,我才知道原來襯衫要量那麼多細節呀~
領口上、下圍
前、中、後肩寬
胸圍
肚圍
背長
手長
手腕、手中段、上段,還有袖口長度。

量好後先付訂金,一個禮拜後就可以拿到了。

訂製襯衫超級有fu的,張開雙臂給西裝師傅仔細丈量的那種人與人互動,是購買成衣怎麼樣都比不上的。

--- 一個禮拜後 ---

鏘鏘!量身訂做的襯衫果然不一樣,超合身的,而且又不貴!
唯一的缺點是...800元的布料有點薄,夏天穿剛好,冬天穿會冷...

最得意的嘛,是師傅幫我們在袖口繡上了英文名字的縮寫,一整個有質感呀!下次還需要襯衫的話,來選塊好一點的布料試看看~

2007-12-14

唉 又在埋葬土地了

有線電視一百多個頻道裡,我最喜歡看的就是日本頻道,特別是美食節目。
食物用看的有什麼好看?其實我是喜歡看那些農、漁民對食材的堅持,那些廚師對料裡的用心。

台灣的農業真的好尷尬,規模比不上美國、巴西那種大國,想學習歐洲、日本做精緻農業,偏偏政府又像是放棄農業似的,處處為工程鋪路,好讓建商吞噬農業。

面對一個月不到一萬的農作收入,還有賣地可立即獲得的數百(千)萬利潤,真不知道有幾個農民有辦法堅守土地?就算農民選擇堅守農業,也難保周圍田地不會變成一棟棟的「農舍」。不曉得用家庭廢水灌溉的蔬菜能算「有機」嗎?

不要談什麼農業糧食自主的戰略意義,感覺離一般人好遠,就從公共建設(納稅人的前)來看好了。世界各地都在檢討過去郊區化的都市發展模式,許多先進國家現在的都市藍圖反而是回頭尋求集中化的都市發展,用都市更新提升公共建設、運輸的使用效能。

反觀台灣,我們的政府還在不斷的放地給建商「開疆闢土」,放任都市空屋率節節高昇的問題,鼓勵開發荒地和農地。分散的人口分佈,將造成土地規劃的困難,也意味著更多公共建設的需求。但是諷刺的是,公共建設多了,單位使用效率卻反而降低,花大錢發揮小效果,這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

農委會官員對此表示遺憾?!我倒也沒看到農委會推出什麼能夠有效為農業加值的政策。

唉 肥了建商,埋葬了土地。

-----------------------------
蓋農舍大鬆綁 農地形同建地

中國時報  2007.12.13
黃馨儀/台北報導


農地蓋農舍標準大放寬!昨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農業發展條例》中有關農舍興建面積的下限,由○.二五公頃放寬為○.一公頃,將跳過院會朝野協商,逕付二讀;且農民的直系家屬也可建造與轉移土地,形同農地可自由買賣,「農地」幾乎變成「建地」。

農委會痛批,此舉是立院惡搞,實際上根本是為建商解套,例如直系血親未必具農民身分,若家屬將土地所有權販售或轉移給業者、建商,將導致無法想像的後果。

立院放寬下限 只要○.一公頃

依《農業發展條例》原本規定,農民只要在不破壞環境前提下且以農事使用為目的,即可申請興建農舍居住,且享有免繳地價稅的優惠,但限定其農地面積須達○.二五公頃,才能興建農舍,以免建商任意取得小面積的農地,就找機會用來蓋民宿或做其它炒地皮之用。但朝野立委認為,農民有實際需求,且為了讓農業順利發展,應該放寬興建農舍土地面積的限制,並將原本對農地直系血親繼承者繼承的面積與時間限制解除。

農委會官員表示,一旦放寬限制,農地與建地根本就沒差別了!因農地建造的農舍有免稅優惠,未來蓋在農地上的別墅,是否可稱為「免稅農舍」?此外,放寬限制後不但會導致新購農地申請興建農舍者大量增加,不僅增加水電、道路等公共建設,且排放的廢水、廢氣,更可能影響環境與社區發展。

農委會官員:就是為建商解套

農委會更指出,根據營建業統計,農舍興建已成為近年來都市計劃以外最大的建築增加來源,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建商,以農業人頭的方式與名義無限建造農舍,牟取暴利,官員氣憤說到,「表面上是為了農民,實際上就是為建商解套。」

農委會官員也說,過去農地買賣,只限定農地的所有權人及其繼承者,但昨天協商通過的修法內容,連農地所有權人的直系血親都可以轉移土地,形同農地可自由買賣、且繼承人不再受農業用地面積及戶籍登記時間的限制,但直系血親不一定都具農民身分,若家屬將土地所有權販售或轉移給業者、建商,屆時將導致無法想像的後果。

雖然農委會立場仍與立委不同調,但昨日立院會場氣氛卻很平和,官員也在協商討論下被動通過法案,決議放寬興建農舍的土地面積下限。

新修正的內容也規定,農舍的總樓地板面積不得超過四百九十五平方公尺,農舍在三層樓內總高度不得超過十點五公尺,最大基層建築面積不得超過農業用地的十%。

對於這樣的結果,農委會官員事後仍表示相當遺憾與無奈。

[轉錄]青年不缺席 台灣才有望

一個朋友感慨的說,前幾天景美人權園區開幕的現場幾乎看不見年輕人。

台灣年輕人對政治冷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剛看到這篇投書,覺得當中「青年只要在媒體畫面看到四大天王出現就瞬即轉台」這句形容得真是貼切。

現在的年輕人不是缺乏思考能力,我們普遍都擁有分辨「做事」和「作秀」的能力,但是對於充斥作秀的政治,卻普遍缺乏改革的行動,甚至連抵抗的聲音都沒有了。

每次看到ptt上面的鄉民(版友)對於樂青、蘇建和案、溪洲部落等的冷嘲熱諷,就覺得一肚子火,不管這些運動的動機、論述、行動是否有瑕疵,都比消極的批評來得有建設性多了!大學教育教的是批判的實踐能力,不是廉價的批評嘴砲能力。

最近看到朋友hetro針對楊祖珺老師的文章回應所引發的一連串討論覺得受益良多,所有的運動都是有瑕疵的,每個人都有思考上的盲點或沒有說出來的動機,透過批判和溝通,達成共識,甚至進一步的行動(hetro在留言裡說他跟news正在討論讓白色恐怖受害者與樂生院民交流的可行性)社會才有可能進步。
(期許自己也要這樣,多與別人溝通想法,進而促成行動)

消極的批評並沒有辦法改善什麼,年記輕輕(鄉民)就擺出受害者的姿態放任政府為所欲為,只會促使這個「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成真而已。

簡錫偕先生的這篇投書簡單的說了一些年輕人對政治棄械投降後的影響。

別再說爛政治都是政客的問題,跟我們年輕人無關了!

--------------
青年不缺席 台灣才有望

中國時報 2007.12.14
簡錫堦

日前《朝鮮日報》將台灣總統陳水扁與委內瑞拉獨裁總統查維茲並列,對兩國領導人的狂言風波大作文章。然而查維茲推動的「萬年總統」修憲公投,讓委國青年一改沉默態度挺身說不,發揮關鍵的力量讓獨裁者美夢頓成泡影。而由陳總統操盤的選戰議題,依舊以統獨、族群對抗為主軸,拆、護「大中至正」牌匾,成為藍綠動員與吸納選票的最佳命題。如果台灣的青年能發揮關鍵力量,或許能夠終結族群操弄、政治惡鬥的循環。

但實際上的現象卻令人十分憂心:年輕人普遍的政治冷感,校園中的論辯社團盡處於倒社邊緣,青年只要在媒體畫面看到四大天王出現就瞬即轉台,藍綠政治人物的魅力遠不及星光幫和王建民;而主要政黨對於以年輕人居多的中間選民也逐漸放棄,轉而固守老年人和基本教義派的票倉。因此,立法院出現以敬老津貼、老農津貼加碼政策買票的場景,民進黨前主席游錫(方方土)甚至喊出「去中間、保台灣」,為求勝選已不在乎政治理念與政策遠見,向極端靠攏的打算暴露無遺。

各政黨甘冒債留子孫的危險加碼老人津貼,顯示對老人政策買票是奏效的;相反的,政黨愈是不顧及青年的需要,年輕人對政治就愈冷漠,於是,產生絕大多數年輕人不關心政治的惡果,這對台灣的長遠發展是個傷害。因為與年輕人權益相關的勞動、教育政策,在在都牽動著台灣社會的未來圖景。

民進黨上台之後的教育改革幾乎圍繞著國族認同的史觀爭辯,面對十年教改後所帶來的,各種關於階級複製、學費高漲、教育私有化的爭議卻缺乏有內容的辯論,教改在主事者的泛政治化考慮下遂告無疾而終。而廣設大學和技職院校轉型後高教貶值,更使得年輕人無法真正的自我提升,文憑主義和生存焦慮的威脅,讓思考愈加膚淺化。

更有甚者,青年邁入職場後,充滿剝削的惡劣環境、「責任制」的壓榨,使白領工作者失去合理的休假與健康,而服務業的高度彈性化,則造就了大批隨時可取代的廉價勞動需求。一項訪問調查顯示,受訪的便利商店工作者指出「失業都比作這種工作有趣!」這充分呈現了當前的勞動環境,使年輕人失去自我肯定的可能。

針對這種反挫的社會現象,我不禁要大聲疾呼:當大學中的異議社團面臨招生的危機時,應該有所變通,尋求跨校結盟來挑戰政治人物,並勇於批判政客的昏聵。就以基本工資調漲案來說,「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在整個政策辯論過程中,以堅定立場挑戰勞委會,終於達成時薪調漲的目標;樂生青年兩年來為了樂生療養院院民的人權四處奔走,也讓盲目衝經濟的台灣社會,有機會重新思考人權和古蹟保存的意義,這都是值得下一波學運參考的模式。

而公民前線積極推動「獨立公民支持第三勢力.以選票唾棄兩大黨」,結合年輕人透過選票表達嚴重抗議的途徑。目前七年級以上的年輕選民每年約增加三十萬人,四年下來就有一百十二萬人,二○○四年陳水扁的當選也不過贏了三萬票,可見在全國性大選中,年輕人具有關鍵的厚實力量。

青年的聲音一天不被聽見,台灣民主政治就會持續地極端化、空洞化。對政治失望的年輕人,不要繼續喑啞沉默,要堅定地站出來,用選票與行動挑戰現狀!

(作者為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

2007-12-07

得獎了@__@a


圖說:總主筆負責從嚴凱泰手上領獎,我站在後面亂喵

今年四月做的暖化專題(清明連假連夜上玉山採訪那次..)拿下了吳舜文新聞獎的「最佳雜誌專題獎」。
我這個離職員工也應邀參加頒獎典禮。

來自各家媒體的得獎者坐在台下,台上表演相聲的講者則巧妙地將去年和今年的得獎題目串成一段相聲。
「台灣什麼最高?」
「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接著背了一串數字,佩服)」
「台灣什麼最低?」
「記者的薪水最低!」
(全場大笑)

遇見了以前研究所的老師(來評審),某位採訪過的市長(來祝賀),還有許久未見面同事(來領獎)。有種很奇妙的感覺,彷彿從過去兩年多的日子摘出一些片段,全部放進這間房間裡。教我新聞的老師,共事的同事,受訪的對象...

台上的講者小小的,旁邊兩個大螢幕卻播著臉部特寫。我發現自己不自覺的看著螢幕而非講者,是否受到了太多媒體視聽的訓練,使我們在「真實」面前反而習慣找尋,並且接收「擬象」?

這次得獎者中有許多是師出同門的(我們公司出去,或某分家出去的公司),看著他們在台上領獎,望了一下大老闆坐在台下的背影,不知道他那時心裡是什麼感受。

當天的主持人說,新聞工作者除了要保障閱聽人「知的權利」(Right to Know),還要給閱聽人「正確的知識」(know the right)。

事實上,我到現在都還不能確定我是否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我只是相信聲音越多元越好,而且多元的聲音之間必須能夠溝通。我對新聞工作者的期許,就是讓多元聲音能夠發出來,並且促成溝通而已。

p.s 哇哈哈~獎金還不錯,剛好彌補我前陣子買超廣角鏡頭的摳摳 $___$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