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0

Radiohead-All I Need



英國樂團Radiohead參加MTV頻道發起的EXIT(End Exploitation and Trafficking)活動,透過MTV這個觀眾以年輕人為主的頻道,喚起對童工剝削和人口販賣的重視。(這是正式MV,不是另外拍攝的)

螢幕左邊是歐美小孩的一天,右邊則是亞洲童工的一天,相似的早晨,相異的一天,some things cost more than you realize。

相較於台灣幾個進入主流市場的樂團,不是變得俗爛,整天唱情歌,要不然就是一大把年紀了還在裝青春。這些外國樂團的關懷似乎更成熟,更寬廣。例如U2在各國奔波呼籲取消外債,Coldplay對於抗暖化的努力,還有這次Radiohead對於勞工剝削的關注,都讓他們的歌迷跟著他們一起「成長」,一同將影響力推到社會(或世界)更深處。對我而言,這些樂團才真正值得被稱為「偶像」。

台灣一些台面上的藝人,如果有辦法超脫金錢、政治、美貌,多用他們的影響力讓社會更好,我大概就不會那麼瞧不起他們了。

3 意見:

匿名 提到...

可能是市場的關係吧@@

張雨生在1994年出了"卡拉OK 台北 我"
充滿人文思想和社會關懷
個人認為超好聽!!!不管是題材還是編曲都讓人很感動
結果那是他賣座最差的專輯><~


再看看自己受的教育
在上台北念書之前
媽媽就跟我說:以後你絕對不可以參與社會運動,不要讓我在街頭抗議看到你


因為這樣好像太反動了點

小雨蛙 提到...

我覺得用「市場」作為解釋太過於簡單了。

當然不是期望所有的樂團都變成交工之類的,那樣樂壇也會很單調(沒有多樣性),並且能夠吸引的觀眾仍舊是同質的一群人。

以這首all I need為例,他其實還是情歌阿,副歌的部分就是一直重複"You are all I need"。但是歌詞不變、音樂不變的情況下,Radiohead願意在MV畫面中多塞一些訊息,而不是一男一女在房間裡或草原上打滾。

為什麼我說市場的解釋太簡單了呢?這就像是媒體收視率的迷思一樣,很多製作人用來解釋製作爛節目的理由都是「收視率高呀」。但是媒體除了娛樂的效果之外,同時也有教育的效果,甚至連娛樂的喜好和品味也是教育出來的結果。

重點是怎麼去結合兩者,創造出吸引人的好內容。例如discovery頻道有個節目叫做myth buster,現在很多節目都模仿他,就是兩個科學家在網路上找一堆偏方和謠言,然後實際實驗看看是否屬實。有一集他們聽說武士刀能夠拿來砍子彈,於是他們就真的拿一把武士刀,然後對它的刀峰開槍,還用各種子彈,這種距離來測試,娛樂性十足阿!如果這節目用物理方程式來解釋速度、重力、硬度,保證沒人看。所以我並不覺得要把娛樂都變成教育,或把教育變成娛樂,這兩者可以更巧妙的結合。

如果今天娛樂業給我們端出來的都只有爛蘋果,市場當然只能從爛蘋果中挑一顆好一點的,但那不代表觀眾「只」想要爛蘋果阿。

匿名 提到...

還有LinkinPark上一回的專輯MV也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