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24

害羞


其實我一直是個很害羞的人
每次到研討會、記者會我都只想當個聽眾,聽台上的人講話就好。

即使知道應該要勇敢舉手問問題 上前跟講者換名片 我卻很少在一開始就這樣做。
我還是會提早到現場,但是當其他記者在換名片時,通常我都選擇坐在一旁觀察其他們的互動,並告訴自己,等一下再認識也不遲。
結果當然是結束後很多原本想要認識的人就跑掉了...

唉 發行人說要準備幾個問什麼人都可以的問題,找機會攀談
但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只有當我有明確的問題要請教時,我才敢上前提問。
解決的對策?沒有 要怎麼辦呢?不知道
我想 社會化的過程 就是把臉皮越磨越厚吧 >.<

2006-01-19

落差

從吉貝回到台北 眼前的那種差距,足以讓人誤以為是在兩個國家
但是今天早上的開發案審查會,卻更讓我覺得我們是生長在不同的世界裡

吉貝的居民花了上千元搭船、轉車再搭飛機來到台北 目的就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家園
但是在公務體系裡,「尊重民眾意見」只是口號
如果不是林聖崇跟觀光局的組長吵了一個多鐘頭,這些居民連會場都進不去。

但是為什麼林聖崇可以,而這些居民不行呢?
總歸一句話,資源的不平等。
這三天跟居民的相處,對我的衝擊很大,
如果不是外在團體的協助,他們連這件BOT案都不會發現,因為公務部門所謂的公開告知,是在工務局招標網站上進行。
如果不是外在團體各自高舉立委助理、律師公會、環保團體、大眾媒體的頭銜,試問,這些公務人員會聽居民說話嗎?
如果不是我們知道要怎麼在公務體系裡玩這套遊戲,當地的居民有哪一個有能力、有資源,用法條用宣傳來打這場仗?

一早走進觀光局就聽到一位組長跟同事說,「小心等一下這些居民有不理性的舉動。」
聽到這句話我就怒了,他們什麼都還沒做,就已經被貼上「不理性」的標籤
為什麼?!只因為他們穿著花襯衫,齒縫間帶著檳榔渣嗎?
他們是為了他們的家園才來這裡的阿!
我想整個吉貝嶼沈到海底對我們台北人來講都不會有影響吧,但是對他們呢?
就算他們有怨氣,有很多情緒上的言語,那又怎麼樣?
現場在決定的,是他們家鄉的未來,他們的生活。如果他們沒有權力憤怒,那請問誰還有權力。

從純樸的吉貝,到官僚的會議室
整個感覺就是不公平,不公平,跟不公平。

------
今天學到一課,有些時候,如果不去衝撞這些不合理的體制,就等於落入體制的遊戲規則裡,任人宰割。

2006-01-17

冬粉澎湖行












星期一早上五點半,昨夜的驟雨害我失眠
前一個小時還在台北的街頭,下一刻睜開眼睛已經在馬公機場
冬天的澎湖,沒有酷熱的陽光,沒有吵鬧的觀光客
只有冷冽的東北風 還有空氣裡的海水味
昏昏沈沈的租了機車騎到市區,吃了一碗美味的吐魠魚羹當早餐,動一動,身子暖了起來
繼續上路吧

北海遊客中心裡面只有兩個在測試電話線的工人還有一個服務小姐
距離船班還有一個半小時,我的頭好痛....
索性用相機戴當枕頭,在角落小睡一下。

這次來澎湖,是來採訪當地人對於吉貝嶼沙尾BOT的看法
來碼頭接我的是文史工作者幸鈴,他們的工作室在國中旁邊,
除了社區工作,同時還扮演學童繪畫、寫作業、還有借腳踏車的角色。
下午用過午餐後,六十幾歲的慶海伯就騎著機車帶我到沙尾瞭解現況
在他的充滿感情的講解下,我慢慢對這件事情有了更深的感受,也覺得肩上的責任頗重。
還記得去年跟王阿茜來吉貝時,我們跟一般遊客一樣,吃吃仙人掌冰,坐在沙尾端泡泡海水。
從來沒有想過這一切的背後,竟然隱藏著當地居民二十幾年的痛。

海上樂園的經營者靠著當地人的支持當選縣議員,而後用他的政治關係開闢這片沙尾佔地為王,連居民要進沙尾都要收門票,若不依,則動用警察或流氓伺候
整個島嶼的地下水,在海上樂園遊客的超量使用下,全部鹽化
慶海伯講著這段歷史,語氣中帶著憤怒,和無奈。

晚上在民宿業者柯先生的家泡茶聊天,聽他談天說地
這時,我的腦中卻在翻轉,這裡實在是有太多問題了...
一時難以理解,一時也難以判斷,或許這就是真實吧。

清晨,澎湖又變冷了,東北季風呼呼叫
由於商店都沒有開(有一位居民說:吉貝人就是夏天賺錢,冬天賭博)
只好到雜貨店買點東西當早餐,在關帝廟旁的雜貨店買了一瓶梅子綠和一包脆笛酥當早餐
邊吃著我的早餐邊跟老闆攀談,原來雜貨店莊老闆就是許多文章中不斷提到的吉貝社區營造者
因為昨天晚上就約了一名水上活動業者,所以跟他約了中午再聊。

當地的業者其實都很瞭解吉貝觀光的困境,但是資源不足加上生活不易,致使他們多只能在旺季拼命的撈錢,而沒有辦法放慢角步,一起團結改善環境。
這讓我想到上個月採訪一名推動有機農業的老師,他說「靠天吃飯的,通常是最不敢冒險的人,因為經驗告訴他們未來是不可預測的,只有抓住眼前的收穫才是真實的。」
我想,這些離島的觀光業者還是帶有這種性格吧。

中午吃完飯後依約到雜貨店找莊老闆聊聊,他帶著我在村落里四處鑽,向我解釋各間古厝的歷史,還開門讓我爬上女兒牆眺望整個聚落。
七年前開始他就向文建會申請經費修復古厝,每一年都申請,直到今年,仍然沒有經費下來。
而古厝,則在海風的吹拂下逐漸凋落。

下午兩點,必須要跟他道別了,
搭上了交通船回到馬公後,一個人騎著租來的小五十機車在巷弄間亂騎
回想這兩天的每一個人,和每一句話
思緒還是很亂,很多的感動,很強烈的使命感,同時也有一點點憂心,擔心現狀不會改變,擔心我的能力沒有辦法提供他們助力。
--------------
不要懷疑,這是一篇流水帳,我的思緒還沒整理清楚,現在是糨糊狀態
至於冬粉?那是我今天騎車的心得,澎湖的冬天好冷、風好大,難怪冬粉特別Q XD

2006-01-15

平衡?


責任制的工作,美其名,是工作時間彈性。
表面上聽起來像是可以隨心所欲的挑時間、挑地點工作
但是事實上責任制的意思就是工作量可以無限增加,因為你「應該」要自己調配時間阿!
ok~所以我是這麼調配的
早上找資料、聯絡採訪,下午採訪,晚上整理資料+玩遊戲
這樣的一天才是平衡的生活
可惜這樣的一天幾乎從來沒有發生過
不是一早頭昏昏就去採訪,就是週末晚上進辦公室校稿
習慣混亂的生活,似乎是這一行最難,但是卻又是最重要的條件
時間管理是一切阿....

結果我玩電玩玩到現在><

(圖片是我在天堂二裡的角色,還有我的獨角獸^.^Y)

2006-01-11

十點半


十點半,跟王阿茜決定散步到誠品信義店
輕輕的風 涼涼地夜晚
路上王阿茜訴說著路旁一棟一棟大樓的故事
我們在光牆上玩猜拳 在小公園裡盪鞦韆
一點半了,坐在台北特有的24小時豆漿店裡吃蛋餅
彷彿現在不是夜晚 而是清晨

美好的夜晚 淡淡的睡意

2006-01-07

記者的性格與命運


每次寫稿前就會來這,寫點心得,回想採訪經驗。暖暖身,再上場。
這週過得好快,週一開兩個會,週二週三去北橫,週四週五在工研院。
幾乎整週都在外面跑,高速公路回數票也用了一本。
有什麼心得呢? 心得就是記者不容易交到朋友吧。

比亞外的長老在得知我現在當記者後,明顯的,比較緊張。
工研院的公關即使再忙,也要擠出微笑講「院方」的話給我聽。
上一期採訪對象的助理,當時還跟我閒聊了半小時的居家照護,
昨天當我敲門時,他露出了害怕的表情,連忙說「組長今天不在耶,你不能這樣臨時出現啦。」
直到我拿出新的雜誌,表示只是來送雜誌,打聲招呼之後,他才又表現出上次採訪時的和善態度。

感覺身為一名記者,你的個性、想法、感覺都是不重要。
別人只看你的外表得不得體,然後從「專業記者」和「菜鳥記者」兩種標籤中選一個貼在你身上
好吧,這就是現實,也是我每天都必須要提醒自己的。
記者看見的不是真實,記者看見的只是表象。

下一次你遇見記者,先不要急著給他們貼標籤,用點時間認識他們,說不定,你會發現記者不只兩種而已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