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是同一張相片,不同的裁切,感覺卻像兩張照片。
大學時辦過一個生態攝影展,我選了「植物」作為我的主題。
當時沒什麼構圖訓練,更不懂得還有後製這種東西(當然,拍正片也很難後製啦),選擇植物完全只是因為自己對植物的生命力特別有感覺。
開展後,毫無疑問的,夾在生動的兩棲爬蟲類和壯闊的高山風景當中,樸實的植物相當不起眼,甚至有人參觀完展覽後,對植物區完全沒印象。
但是我也覺得沒什麼關係,反正我仍固執的相信,美好的事物不需要包裝,也不需要過度的言辭敘述。美好的事物,自己會向願意傾聽的人說話。
研究所上「報導攝影」課時,老師是一名資深攝影記者,他很明白的跟我們說「不要玩技巧了,這世界上絕對沒有還沒被玩過的攝影技巧。你們要陪養的是觀察力和想法,多想想你要怎麼透過攝影傳遞想法。」雖然認同他這句話,但是看見別人的作品,還是會問自己「我能不能拍出這樣的感覺?」
這幾年,嘗試拍過各種主題,記實、人物、意象、商業...
常常在想,為什麼要拍照? 為了紀錄吧。
紀錄什麼? 有感覺的美好事物。
為什麼要紀錄? 感動自己也將自己的感動傳播給其他人。
那你有感覺的美好事物是什麼?
.....生態,還有身邊的人。
轉了一圈,技術似乎有些增長,但是有感覺的主題卻沒什麼長進。
兩週陰雨中的片刻陽光,記下一株美好的黃鵪菜。^^
2008-01-29
片段
2008-01-15
[轉錄]什麼是爛大學?
原文出處:意識型態咖啡
台大經濟系教授 駱明慶
2008/1/12
自由開放的社會,甚麼意見都有,網路上的意見更是形形色色、無奇不有。最近看到一個「萬人考大學,淘汰爛大學」的活動,據說是繼「反高學費」和「反教育商品化」之後,關心大學教育的另一努力。這個活動的邏輯是這樣的:「我們就來考,考上了不去念,讓爛的大學科系沒學生,沒學生就沒財源,就要倒!就退場!」
雖然,要號召一萬人交大約一千元的報名費,花兩天的時間去考試,並且繳交志願卡,來淘汰爛大學的行動,應該沒有成真的可能性,但是這個想法的基礎,卻正顯示了我國教育體制的競爭過程,是如何形塑了勝出者的有趣心態。
這個活動所定義的「爛學校」,大約是低分就可以錄取的學校,這才構成找人隨便考考就一定錄取,輕易考上後不去念就能夠淘汰這些學校的邏輯。但是,如果這個活動真能召集一萬名很會考試的人參與,就會有相同數目的學生被排擠掉就學的機會,這樣的改變為什麼會是有道理的。
換言之,「正義使者」般的「萬人考大學」的參與者,和被排擠掉念書機會的學生,原本就分屬於考試成績高低兩端的一萬人,前者因為考試分數高而有相當高的比例是受到納稅人高度補貼的公立大學學生,後者則是因為考試分數偏低原本就是自己付錢在念大學的私校學生。問題在於,為什麼受到別人高度補貼的人,不但覺得別人就讀的「爛大學」很礙眼,甚至還認為這些「爛大學」根本不應存在,讓這些「爛大學」裡的「爛大學生」消失甚至是符合社會正義的作為。
長期以來,看似公平的聯考制度,不但形成高分者受到大量補貼的現象,也同時讓勝出者錯以為別人付錢給自己念大學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甚至在過關斬將的過程中產生莫名其妙的自我肯定,以為自己有權力對別人的就學機會說三道四,並認為分數低的人根本不該念大學,這也是低分錄取大學在媒體上引發許多喟嘆的心理基礎。
一個學校,只要還有人願意自己負擔成本去讀,就表示它對人們還有價值,就沒有是不是「爛大學」的問題,實在不需要旁人去擔心退場機制的問題。教育部或其他社會公益團體若真有心關懷這些學校服務學生的狀況,最多只需要做到報告這些學校在師資與教學等方面狀況的「訊息揭露」,避免學生因訊息不足而有錯誤的預期。只要學校數目夠多,品質不佳的學校就會面臨招生困難的問題,這時自然會產生一個由市場構成的退場機制。除此之外,旁人勉強製造出來的退場機制,很可能只是一種體制受益者的偏見。
2008-01-13
Democracy?
民進黨大敗,我不意外。
但是國民黨大勝,以及所有多樣聲音全數出局,我倒是很意外,而且非常的失望。
甚至可以說,這是自我有記憶以來,最令我失望的一次選舉結果。
在漢堡店吃晚餐時聽到老闆娘說他昨天看到選舉結果時,感覺很「爽」,因為他終於看到「那個人低頭認錯」,老闆娘彷彿吐了一口怨氣。
這幾年來所有的選舉,都被當作是對總統的「不信任投票」,集全台灣人民之力,就為了表達「我們不爽妳」,值得嗎?
四年一次,我們有權利決定誰可以代表我們,決定預算怎麼分配,政策怎麼發展。結果我們卻用來發洩心中對一個人的不滿,好阿,可惜他還是做滿了任期下台,接下來呢?
不是針對國民黨,但是我認為國會裡一黨獨大,與總統獨裁同等可怕。
過去國會裡最有力的政黨,叫做「無黨」,因為沒有任何一黨擁有絕對的多數,因此都必須極力拉攏小黨和無黨籍立委。這種情況下,缺點是什麼議案都要拖很久,但是卻有一項優點,那就是所有的議題都「可以談」,而且必須要妥協,多少能顧慮到一些少數或者差異的聲音。
但是現在呢?國民黨已經掌握了立法院。所有的預算、法案都不用談,從提案到表決,一個黨就可以通通解決(國民黨的席次已經多到連提總統罷免、修憲都能自己搞定了)。而其他如環保、人權、弱勢的聲音如果想要進入國會討論,則只能乞求國民黨偶而大發慈悲,給點空間來「協調」。
民進黨腐敗得很快,敗選是大快人心。但是國民黨這八年來也沒什麼長進,只不過是坐在原地,等著民進黨出錯,今天就能收割,而且是大豐收,這樣的結果更令人心疼。
很無奈,一場由人民選擇代言人的選舉,變成一場宣洩情緒的選舉,而台灣的民主又倒退了十年。
---------
每次用democracy in theory檢視democracy in reality,都會特別的難過,但是想一想,democracy in theory到底是什麼?
或許「民主」根本就不是一種透過投票,讓人民來作主的機制。而是利用制度化的方式,來消除社會運動、公民行動的謊言?
或許,唯有不斷的檢視政府,用具體行動表達意見,才是民主真正的精神吧。
Munch的這篇寫得比我好很多,這場選舉真的是吐了怨氣,輸了道理
2008-01-06
中正紀念堂=>台灣民主紀念館
從中正紀念堂改名,到指定古蹟,再到拆除「大中至正」匾額,對於這一連串的動作,我始終沒有感覺。
拆除匾額那幾天,王阿茜曾提議要去現場「見證歷史」,但是對我而言,這算什麼歷史?不就是些無聊政客的政治秀嗎?!
今天傍晚,恰好我跟王阿茜都有點空閒,就出去散散步(老人休閒活動...orz),走著走著,就走到了現在已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的「前」中正紀念堂。
在牌坊那邊遠遠的就能看見主廳外牆投影著百合花,蔣公銅像邊好像也多了些花紋,稍微近一點,依稀能看出是些蝴蝶、雲彩等圖樣。再走近一點,原來,裡面已經變成了個展覽館。
天花板上垂下雲彩、飛魚、鳳蝶等原住民圖騰,幾面大型看板展示著台灣民主史上幾項重要事件的照片。
圖說:飛魚親一個!
圖說:走進歷史?
剛開始,我有點猶豫是否能攝影,卻看見身旁幾位爸爸媽媽在拍小孩,幾對情侶舉著相機自拍,這時我忽然有種莫名的感動。
原來,雖然我自認沒有有受到任何的「蔣介石威權」意識影響,自認為從我有記憶以來,中正紀念堂一直都「只是」個公共空間。在無形之中,我還是受到了那些憲兵、紅色安全線、花籃、和挑高屋頂的影響,雖然沒有「敬」,但是卻畏懼著那個空間。
王阿茜問「你認為現在的蔣公銅像像什麼?」我坐在禮堂台階上回頭望了一眼,「還是沒什麼耶,不過我覺得有種被解放的感覺。」
我依然認為政府在改名和拆除的手法上做得很粗暴,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一些隱藏著威權符號的空間,確實稍微被解放,並且還給人民了。
看著幾個小朋友在百合投影燈前追逐玩耍,他們的影子打在外牆上忽大又忽小,再過十年,他們將不會記得憲兵、花籃、和隔離線。他們對這裡的記憶,可能是兒時的遊樂場,中學約會的階梯,大學練舞的廣場,一個免除威權符號,陪伴著他們成長的公共空間。
圖說:小弟,放下仇恨吧
圖說:用愛彌補裂痕!
圖說:中正紀念堂是電動門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