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六輕用水的事件讓人看了一肚子火。
台面上的政治人物沒有一個有中心價值,看來台灣距離重視法治、專業的社會還有一段很遙遠的距離。
這是南華大學研究社會運動多年的何明修老師寫的,雖然沒有提出什麼大見解,但算是把環評的演變說得蠻清楚。看到前輩們努力衝撞出來的一點點透明空間現在又開始限縮,真的很辛酸。
=========
中國時報 2007.07.22
環境民主的試煉
何明修
九○年代中期的台灣,環境影響評估(一九九四)、全民健保(一九九五)、教育改革(一九九六)等制度都源於這時期。這些制度都是為回應社會運動部門的挑戰,因此福利、教改、環保團體的訴求或多或少都被納入制度設計之中。然而,這些制度是否有助於建立一套國家與公民的關係,仍有待觀察。近日,在台塑大煉鋼廠、彰工火力電廠案的審查過程中,環保團體認為環保署有協助業者規避之嫌疑,他們抗議「環評已死」,「環保重回戒嚴時期」。
環境影響評估的立意原是透過事先的審查,以避免或減緩開發案對於環境與社會的衝擊。現行的環評設計一方面強調科學與專業,由專家學者擔任,另一方面也有公共參與的意義,在地居民的意見需要被納入考量。正由於這種公共性,自九○年代中期環評法制化以來,這項制度就深刻地改變環境運動的走向。以往,具有爭議性的開發計畫都是在拍板定案後,在地居民與公眾才獲知,反對者往往沒有表達異議的管道,他們被迫發動街頭遊行或是圍堵工廠,以喚起當局的重視。環評的出現使得環境抗爭走向體制內,環保團體開始積極研究環評報告書,徵詢相關學者,提出有專業依據的反對理由。總之,環境運動從過去的「武鬥」轉變成為「文鬥」。
在環評立法通過之前,重大的開發案完全是在官商的黑箱中作業。二十年前鹿港杜邦事件中,當時的彰化縣長是看報紙才知有這樣的投資計畫。十五年前,美濃反水庫運動興起,當地居民才知道水庫環評業已通過,而且報告書居然記載大部分的鎮民贊成。十六年前的核四環評,原能會根本不理會審查委員的質疑意見,直接逕行宣布審查完峻。
一九九四年環評法的通過曾帶給環保人士一線希望,他們認為這項制度能夠善盡環境把關之責,但實際結果卻不如預期。在官員的極力護航下,許多案件的環評審查出現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曾經有審查委員落淚,哭訴自己被官員施壓。在一九九八年,環評審查大會否決了一件有立委投資的電廠開發案。但是在具有立委身分的股東與環保署長闢室密談之後,環保署提出不同的解釋,不久這件極具爭議性的案件即通過環評。另外,環保人士反對極力的濱南工業區案,其環評程序進行了五年之久,也突然在二○○○年總統大選舉前夕通過。因此,即便環評法制化是台灣環境立法的重要里程碑,但是其公信力仍飽受質疑。
政黨輪替之後,民進黨政府部分採取了環保人士的要求,環評的資訊與參與變得更透明。以往,環保署對於環評審查的各種訊息保密到家,環保團體需要透過民意代表施壓,才能取得開發單位所草擬的報告書;如今網路就能下載全文。更重要地,環保署也修改了審查委員的資格規定,不再侷限於狹義的科學專業背景,民間團體的參與經驗也可以被承認,因此,○五年起一些環保人士開始有機會擔任審查委員。換言之,藉由程序的改革,環保團體獲得更深層的參與權利,官員的袒護變得越來越難掩飾了。正是因為環評不再只是橡皮圖章,台塑前一陣子才會大動作要求這些「有立場的」委員要規避六輕用水案的審查。
嚴格來說,環評並沒有死,反而是生龍活虎地發揮作用。但是環評的爭議也凸顯當前民進黨政府的根本矛盾:在行政程序上,環保團體的聲音是被納入了,但是在實際政策上,卻仍以扶植高耗能、高汙染、高二氧化碳排放的產業來拚經濟。近年來引發環評爭議的案子也往往是鋼鐵、石化業,以及供應其用水的水庫工程,這顯示民進黨政府一開始所規畫的綠色矽島藍圖,只是空中樓閣。事實上,再怎麼嚴格的環評也無法扭轉重發展、輕環境的既有政策,而後者是任何執政者都需誠實面對的選項。因此,環評風波勢必成為台灣環境民主化的重大試煉,考驗我們是否能認真實行十幾年前民主改革時代所催生的制度。
(作者為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
2007-07-22
[轉錄」環境民主的試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