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0

本省人 外省人


下班回家的路上,看見一個賣廣東粥的小攤販,瞄了一下菜單,除了常見的皮蛋瘦肉、海鮮、狀元及弟外,被一個奇怪的名字吸引,麗灣艇仔粥?好奇問了一下正在專心煮粥老闆,他用得意的口氣笑說那是香港的一個地名,「我們叫小船艇仔」因為這種粥都在小船上賣,自然叫做艇仔粥囉。接著老闆問我台灣話裡面的小船怎麼講?我只好尷尬的聳聳肩,說我台語不好,回去問老爸。

吃著加了豬頭皮、豬肚、肉絲、蔥花的粥,忽然想起前幾天採訪後興起的一些疑問。不知道這幾年社會上的「本土優先價值」,對所謂的外省人產生了什麼樣的認同危機?

小時候,老師告訴我們「我們大家都是中國人!」
高中時,有些同學會指著其他同學罵「中國豬!」
短短的十年內,所謂的外省家庭大概經歷了一場三溫暖,從認知、感受、和認同一致,忽然變成四不像。在台灣他們會因為不會講台語而被貼上貶抑(甚至敵視)的標籤,但是在他們的認知裡,他們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有什麼不對嗎?

本土認同的覺醒絕對沒有錯,只是我常常在想,這種將不符合所謂客觀標準(語言、族譜、自稱台灣人)的人都視為「他者」,加以貶抑的意識,卻會讓我們社會失去很多珍貴的多樣性。

肯亞是一個文化、種族相對穩定的國家,因此飲食、服飾也多一致,在肯亞的三週,我們每天幾乎都吃一樣的東西,燉牛肉、燉蔬菜、ugali(玉米粉做的發糕)。肯亞人大概從兩歲,到八十歲,每天都吃著相似的東西吧。

雖然肯亞菜蠻好吃的,但是當時就好想念台灣多樣的選擇,我們可以吃廣東的燒臘、四川的抄手、北京的烤鴨、日本的拉麵、美國的漢堡(肯亞沒有麥當勞),為什麼台北有這麼多選擇?這麼多變化?不就是因為台灣這種移民島的特性嗎?

拉拉雜雜的寫了一堆,其實也不是很清楚想表達什麼:P

另外又想到了一個問題,在原住民或新住民的眼裡,所謂的本省人跟所謂的外省人有差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