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26

大起又大落

可能是天氣的關係,也可能是工作內容的關係。
最近的心情總是大起大落,
很容易興奮,很容易感動,也很容易動怒,很容易沮喪。

興奮:上上週為了一個令我興奮的題目,連續兩天從早採訪到晚上十一點,返家後繼續整理錄音檔。演討會上聽到令人興奮的研究後,更會跑去跟研究者說I loved your work!

感動:蒐集資料、看文章時會莫名其妙因為感動而落淚。

憤怒:上週發現我不認同的企業吃了大量的版面後,我連續氣了四五天,連辦公室都不想去,看到雜誌就怒。

沮喪:今天為了機動稿而憂鬱、沮喪到什麼事情都不想做,開始懷疑我適不適合走這條不歸路(無時無刻都有找題目的壓力)。

希望這種情況不會成為常態...
我受不了這種情緒的變化呀~

清心寡欲

2006-06-17


台北台北,你的天氣為什麼總那麼爛
每次從中南部回來,都必須要忍受走出機場或車站的打擊
喔 台北,妳又在下雨了阿....

2006-06-15

菁英雜誌?

一般人都認為本公司的雜誌是保守的菁英雜誌
我聽在耳邊,卻總是想用一己之力慢慢改變它。
我認為只要慢慢做,一次塞一點,還是有希望可以改變別人的印象,讓他們知道這本雜誌還是很關心一般老百姓的生活,還是願意給在社會上努力的人打氣,而不是只站在有錢人的觀點對金錢錙銖必較。

但是今天我卻被澆了一盆冷水,編輯看完稿子後問我「他們的議題有結果了嗎?有沒有擋掉開發?」當我回答還沒有時,他又補上一句「可是這樣看不出他們造成了什麼具體的成果,或改變。」(這些人可是放棄了一切,在議題上奮鬥了兩年多,雖然還沒有確定的結果。但是他們對議題所產生的影響卻是顯而易見,不可忽視的。)

乍聽之下我還沒反應過來,但是後來卻越想越生氣。什麼爛問題阿!如果所有報導的人物都需要經過這樣的標準,難怪我們總是在做錦上添花的報導。

老闆最愛說,以前草創這本雜誌時台灣根本沒有所謂的企業家,因為本雜誌看到了他們的夢想,覺得值得鼓勵,所以報導他們。同時,也引進國際趨勢,讓他們在那個資訊封閉的時代,能更瞭解國際變化。因為這段共同走過的路,所以即便現在郭台銘、王永慶已經是成功的大老闆了,他們仍對這本雜誌有分特殊的感情。

以前是那樣,現在卻用「是不是該產業第一名?」、「是不是世界知名品牌?」這種所謂的「具體成果」來檢視報導對象。

那就讓這本雜誌繼續爛下去好了!讀者越來越不喜歡看這本雜誌絕對不是因為妳沒有報導郭台銘或張榮發,而是這些人他們早已經看膩了,想看一些不一樣的臉孔。(不知道這些人很有錢,公司規模很大的請舉手?然後,再請認為複製他們的經驗就會成功的人舉個手???)

我一直相信只要看見某些人、某些事是動機純正、值得鼓勵的,我們就應該報導。讓這些理想能夠獲得更多支持,適時的助他們一臂之力。無論事件最後成不成功,至少這段過程中我們曾幫過他,而他們的理想也透過報導影響更多人。

菁英雜誌阿,菁英雜誌,再這樣下去,看來是富不過三代囉。

2006-06-11

上街頭 要人權 捍衛樂生!

連續下了一週的雨,今天竟然放晴了,
看來老天似乎有意要助我們一臂之力,因為今天是611樂生上街頭的日子。

好久沒有上街頭遊行,帶著秘密武器(草帽)出門
兩點準時到文建會,現場時已經有三、四百個人了,有社團的學弟妹,民間團體的朋友,還有很多記者在採訪或跟我一樣跳進來喊出訴求。說實話我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昨天還在擔心會不會只有小貓兩三隻在淒雨中苦行,看到現場的人群真是一種很大鼓舞。

回想三年前樂生保留運動剛開始時,從來沒有想過青年樂生的這些人能有這麼強的能量,一路站在前線對抗龐大的政府政策,替院民發聲。

三年來,外界有很多聲音質疑樂生保留運動的動機,很多人的理解是政府要興建捷運,替院民建好了新的住所,但是有少數院民不願搬遷,因此有群大學生跳進來搧風點火阻撓捷運通車和公眾利益。

說實話我也曾經質疑過樂生運動是否已經變質,這樣的疑慮讓我始終沒有完全投入這個運動。參加過幾次樂生的活動和抗爭,在現場的心情其實是很複雜的,看著那些阿伯、阿姨冒著風雨坐在輪椅上一次又一次的上街頭,很心疼,一方面認為政府很殘忍,另一方面卻也小小的責備青年樂生聯盟,怎麼忍心讓他們這麼辛苦。

到現在我依舊相信參與樂生保留運動的團體們有很大的歧異,動機也不盡然相同。但是無論如何,我今天願意站出來,是因為我認為沒有任何人應該為了公眾利益而被壓迫、犧牲,民主雖然是多數決,但是少數的權益卻是必須保障的條件。而生存,是最卑微的基本權益。

這些阿伯阿姨從十幾歲就被剝奪了基本人權,沒收身份證,強迫軟禁在樂生院,除了病痛之外,更要忍受離開家人,無法參與社會的苦,經過了五、六十年,今天他們唯一的心願就是在這個陪伴他們數十年的土地上終老,我們憑什麼用「公眾利益」為由要求他們再次為我們犧牲?

這種不公平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但是我們卻很麻木,視而不見。掌權者先漠視弱勢族群的聲音做出「既定政策」,再主導論述,將受害者貼上標籤,煽動群眾對他們投擲石頭。退一步看看,今天捷運晚點開通,不過就是為持現狀,我們有什麼損失嗎?

我們今天綁上黃絲帶,是祈求政府深刻的反省,祈求人們站出來看清事實,這一戰不只是為了保留小小的樂生院,更是為了台灣所有人的權益!

--------------------------
欲知更多訊息可以到樂生blog看看:http://www.wretch.cc/blog/happylosheng

2006-06-10

環評委員們加油!


晚上去聽了一場電子廢棄物的演講,現場一如往常,還是以環保團體為主。
(^^" 怎麼辦,我越來越覺得這種場合很溫馨)
看到Robin在台上講擔任環評委員的心得,詼諧的言談隱藏不住他身體上的疲倦,結束前他微笑著補充了一句「希望大家多多努力,幫我們減輕一些負擔。」 中場休息時,我跑去找詹律師問后里七星農場的最新動態,他簡短的跟講了一下情勢,聽起來還蠻樂觀的,我問他現在有媒體可以幫上忙得地方嗎?他笑了笑,接著就趕回家繼續工作了。

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每次跟這幾個環評委員見面,我都很感動。
這幾位環評委員是張國龍上任後提名的,打破過去委員多由工程規劃學者擔任的現狀,這幾個來自民間團體的委員不像學者們需仰賴政府經費,所以可以堅持立場。
但是習慣將環評視為開發認證圖章的單位卻將他們視為發展的阻礙,立法院大幅刪除環保署的預算、經濟部將環保署當作敵對陣營,指控他們阻礙經濟發展。

我很佩服他們,在這些政治、經濟的龐大壓力下,冒著被政府開發導向部門責備、羞辱(有人稱他們為五大寇,環境基本教義派),卻仍堅持著要替環境、替居民把關。

但是因為有他們,環評不再只是替開發單位解決「環境問題」,而是為環境評估「開發問題」。
他們打破了環評二十幾年來都是關門協商的過程,讓制度更透明,堅持環評應有公民參與的理想。
在他們身上我不只看見了幾個人理想的實踐,更是看見了台灣整體社會的進步。

向這幾位史無前例的環評委員們致敬,加油!

----
應觀眾要求,雖然沒有演講大綱,但是有幾個網址可以參考。
電子廢棄物方面:http://www.ban.org/
http://www.svtc.org/svtchome.htm
環評委員心得:http://eec.kta.org.tw/eec-paper/eec-paper067.htm
http://eec.kta.org.tw/eec-paper/eec-paper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