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9

[轉錄]台北霸權籠罩這場選舉-楊照

台北市的居民,有點無奈有點委屈。因為明明選的是縣市長,台北市民根本沒有投票權,可是別人家的戰火,到了最後關頭,卻一定打到台北市來。在台北市開記者會、在台北市聚眾、在台北市遊行,當然也要在台北市製造交通阻塞。

  不過,台北市以外的人,更覺得無奈和委屈。你問他們幹嘛將重點放在根本不選舉的台北市,他們會說:「難道我們喜歡到台北來!」他們不喜歡,還是得來。因為新聞媒體生態就是這樣,在地開的記者會,祇有地方記者會來,送到台北,很容易就被台北的其他新聞掩蓋掉了。換到台北市中心的中央黨部來開,才有機會受到新聞編輯、新聞部長官青睞,要不然還不是白搭。

  遊行最好還是選台北市,因為這裡不祇是媒體中心,也是交通樞紐。不管真正的地理距離怎樣,每個地方的人要到台北都最簡單最方便。你不能要基隆人去新店遊行,他不曉得怎麼去,可是什麼所在的人都知道該怎麼去台北市中心區。

  而且,非台北市的居民,忍不住要提醒覺得委屈與無奈的台北市民,想想明年做對照吧!明年祇有北高兩市市長市議員選舉,可是選舉新聞一定占滿全國性版面,其他地方的人,不想知道台北、高雄選情都不行。

  「台北中心」的傾向,並沒有在「本土化」中得到緩解,反而逼使台北以外的地方,愈來愈受「台北興趣」的左右。

  說得不客氣些,台灣其他各縣市,跟台北形成了「依賴關係」,也就製造了「依賴關係」中的扭曲。雖然是地方選舉,可是參與在選舉中的人,不可能用「地方思考」來打選戰。他們念茲在茲,媒體曝光多麼重要,而台北掌控了媒體。沒有地方媒體,祇有「台北媒體」,結果就逼著參選人必須繞道台北,才能廣泛接觸自己縣市中的選民。要怎樣讓「台北媒體」感興趣?就必須提出「台北思考」,而非「地方思考」的議題了。

  套用中南美洲「依賴理論」的概念和術語──在台北霸權籠罩下,其他縣市都失去了「自主性」,他們無法自主地決定什麼是對地方最關鍵最重要的事,他們必須迎合台北媒體價值,炒作對台北媒體主管有興趣的話題,這些話題透過媒體回到地方,讓地方人士進而「依賴」地誤以為這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

  地方產業的困境,對不起,台北不會有興趣。焚化爐跟垃圾製造的問題,對不起,台北不會有興趣。港口逐漸喪失轉運競爭力,漁業沒有了可以作業的漁場,對不起,台北不會有興趣。老人與幼童被棄置鄉間與外籍新娘為伍,對不起,台北也不會有興趣。

  台北有興趣的,是政黨鬥來鬥去,是弊案,是候選人的公私八卦。台北有興趣的,是向「非常光碟」這樣莫名其妙無厘頭的鬧劇。這些台北人才有機會敲邊鼓說風涼話,才有可能產生一點「參與感」。

  「非常光碟」對桃園人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可是對台北,這是多好的娛樂題材。於是「台北中心」的「依賴關係」就自然而然將「非常光碟」扭曲放大成桃園縣長選舉的主軸了。

  我如果是桃園人,我一定氣得七孔流血;我如果是桃園人,我一定立志無論如何,要在下次選舉前創造出真正屬於桃園,自己的媒體。繼續這樣依賴台北,依賴台北的媒體,記者會要台北、遊行要台北,那麼台北以外其他地方,永遠也別想翻身當一等公民。(新新聞 http://www.new7.com.tw)